司馬昭一拱手。
“是!”
“可父親……!”
司馬昭似有疑問卻未說出口。
“有話就說。”
司馬昭一拱手說道。
“兒一直不明白,您動用全力引胡兵從四個邊防南下進攻漢地,可為何我們不趁諸葛亮的大漢戰亂之時起兵殺向潼關、宛城呢。”
“而是一味的想要南下奪取孫權的吳地!”
“現在五部胡兵聯軍近四十萬鐵騎多線進攻諸葛亮涼州、河套、幽、冀之地,如此時我們引三十萬大軍西進直攻潼關,豈不是正好能滅掉諸葛亮,以除父親心腹大患,隻要諸葛亮一滅,江東孫權鼠輩何足道哉!”
“可您卻正正相反定下了先南後北的方略!”
“這一點兒子想不明白!”
司馬懿看著司馬昭疑惑的眼神,隨之笑著說道。
“你能有此想,說明已開始從大局著眼、看天下形勢。”
“不過你剛才也說了,趁亂起兵夾擊潼關,可你看到諸葛亮他亂了嗎!”
司馬懿說著喝了一口茶,這才慢慢教導起自己這個小兒子。
“現在為父得到軍報是。’
“諸葛亮領兵北上對抗軻比能的鮮卑二十萬大軍,可他卻在鄴城和大河一線留下了足夠的兵力防備我軍,軍報之上另說諸葛亮任徐庶為冀州牧坐鎮鄴城總領河北南部所有漢軍兵馬,王平副之,原蜀地降將黃權被重新起用,任青州刺史駐軍平原與我中原軍隔河相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還有,弘農關興、鄧芝所部,潼關霍弋所部,武關嚴斌所部,還有宛城費禕的五萬大軍,均未有所調動。”
“就連那個不知從何處冒出的李行,也在領兵守在襄陽未有一點北上支援關中的跡象。”
整個過程,諸葛亮隻調動了一個原襄陽留守將軍向寵前去隴西拖住羌氐兵馬,以等後援!”
“這些說明什麼,你可明白!”
司馬昭有些吃驚的說道。
“諸葛亮遠在幽州之地,而羌氐之兵進攻隴右、襲擾涼州,匈奴八萬鐵騎進攻河套,諸葛亮不調潼關、宛城兵馬北上求援,他的關中和涼州不想要了嗎!”
司馬懿冷笑一聲。
“哼,這兩地一個是他的帝都所在,一個是他戰馬主要來源和絲綢之路必經之地,諸葛亮怎麼可能不要。”
“那他為何不調兵北上?”
司馬懿無奈的從大案之上抽出一份軍報扔給司馬昭。
“你自己看吧!”
司馬昭隻看看了一眼,隨之一個急急起身雙手拿著那份密信對著司馬懿說道。
“父親,這這……!”
“諸葛亮的騎兵部隊於兩個月前就滅掉了羌氐兩部,又於一個月之前急速北上平掉了河套匈奴不臣單於的八萬鐵騎!”
“這是漢軍的哪一部兵馬,消息可靠嗎?”
司馬懿長歎一口氣。
“這是前兩日關中暗探剛剛傳回的情報。”
“因這支漢軍騎兵的保密級、為絕密;我們的暗探沒有親眼看到這支兵馬,可從其戰力、作戰風格不難猜出,這就是你那結拜好大哥劉金所部騎兵乾的!”
司馬昭一把將書信摔於地上,做大怒狀!
“又是劉金,他屢次壞父親好事,誰認他,我與劉金不共戴天!”
司馬懿沒有理會司馬昭。
隻是淡淡說道。
“先易後難,各個擊破,行當年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事乎!”
“諸葛亮先以漁陽、雲中為當年梁國之睢陽,以其親自坐鎮吸引住軻比能的二十五萬大軍數月之久,讓其不能他顧;而卻派出高徒劉金千裡馳援涼州、擊敗其他三部胡兵,以安定關中、涼州後方,這一招以出奇不意破滅三路胡兵的計策、不可謂不高明啊!”
“現在五部聯軍隻剩下了軻比能一支孤軍於幽州燕山之中與漢軍苦戰,希望他能給諸葛亮造成重大殺傷,以為我們爭取更多時間。”
“昭兒,現在你知道為父為何不引兵進攻潼關夾擊關中了吧。”
“現在打大兵團陣地戰,我們很難取勝諸葛!”
“接下來不知軻比能鮮卑大軍能撐多久,所以我們要快,也許我們隻有這一次機會!”
“諸葛亮一旦滅掉北境邊患,恐怕將與我們是不死不休!”
司馬昭終於也意識到危機,隨之對著司馬懿一拱手,大步離去,他還有很多事要做。
看著兩個兒子全部離開。
司馬懿看著北方的月色口中喃喃說道。
“孔明,希望鮮卑的二十萬大軍能多牽製你一年半載,那時我也將有了與你一較高下的力量,到時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喜歡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請大家收藏:()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