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北境傳來的消息,軻比能的後方老營被漢軍端了。”
這次不光是司馬師、連司馬昭也是一驚。
司馬師上前急行兩步將書信拿在手中仔細看著。
“什麼,軻比能老營的十幾萬人和上百萬牲畜被劉金給殺的一個不剩。”
司馬昭也接過書信一看。
“十幾萬老弱、上百萬的牲畜,我這大哥可是真狠啊!”
馬上說道。
“這下完了,前麵大軍還未突然入幽冀二州之地,後麵自己的老巢卻先被漢軍給端掉,這仗還怎麼打,軻比能是乾什麼吃的。”
司馬師口中喃喃說道。
“之前是羌氐、匈奴人、接著是羯兵,難道鮮卑這最後一支大軍也要完了。”
看著兩個兒子有些頹廢,司馬懿說道。
“也無需如此悲觀,郭閉來信說軻比能老營雖失陷,可手中仍有十幾萬大軍在手,可堪一戰。”
“隻要他在短時間內突入漢地還有希望翻盤!”
“而我們也要加緊行動!”
“所有事情要提前。”
“為父敢說,隻要諸葛亮真的平掉北境邊患,他手握關中、河北數州之地休整上一年,定會起兵南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司馬懿看著司馬師、司馬昭二人說道。
“所以我們要在半年之內奪下建業除去孫權這個後患,才可與之一較高下。”
“要不然,到時諸葛亮進攻我中原之地,而孫權再於背後生事,我們將死無葬身之地。”
司馬昭說道。
“我們要是與孫權結盟又當如何,唇亡齒寒這個道理他孫權不會不懂,有我在前麵撐著他還能從容應對,沒了我們,他也活不成!”
司馬懿雙眼微怒。
“你敢賭嗎,孫權之前多有背盟之舉,你敢把自己的身家押在孫權的決策上。”
“與漢地相接的都是我們的地盤,孫權奪於後到時萬一再背刺我們一次,你賭的起嗎!”
“如此年紀已經數次大事怎還如此天真。”
司馬昭被司馬懿罵的不敢說話。
司馬懿這才對著司馬師說道。
“所以為父決定馬上稱王,稱王之後大軍大張旗鼓北調做出進攻諸葛亮漢軍之勢。”
“我已寫信給孫權,以向其稱臣為條件要他支持我稱王。”
“父親……!”
司馬師剛想說什麼。
司馬懿一抬手止住他。
“師兒,我明白你想說什麼,可現在我們最缺的就是時間。”
“我稱王、向孫權低頭稱臣,而後大軍北上以進攻漢軍河北之地為由離開壽春、合肥一線。”
“到時孫權看我大軍與漢軍接戰,必會放鬆警惕大膽西進奪取諸葛亮川蜀之地。”
“而這時你再讓文聘引江夏水軍吸引建業剩餘的吳軍水師迎戰。”
“到那時建業兵力空虛,就是我軍的機會。”
司馬懿對著司馬師說道。
“為父已讓我們的徐州水軍同時北上,明為進攻漢軍,實為由琅琊接應陸軍上船,由海麵南進,船隊順海勢突入大江口,直抵建業城下。”
“走海路進攻建業?”
司馬師仔細想著這句話。
先以稱王為引,向孫權低頭。
而後將軍隊大舉調向北麵,到時東吳的斥候、暗探必會將他們中原軍的消息傳回吳地。
而後趁敵不備突然以海路引軍南下,船隊行動遠快於陸地行軍。
司馬師想著這也許是最快的進攻方式。
現在北境戰事比他們想象的要快上太多。
原定北境之戰要打下三年五載,三年之內諸葛亮無力南下與其爭雄。
可隨著五部聯軍之中的四部被滅。
這一年不到戰局就已是勝負已顯,恐怕要提前結束。
也隻能如此。
司馬師隨之點頭附意。
而一旁的司馬昭卻是很關心稱王之事。
“父親,你要稱王可選哪一字?”
司馬懿想了一下說道。
“我們現在大本營定在睢陽,睢陽是當年的梁國都城,可稱梁王!”
喜歡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請大家收藏:()三國劉禪為相父加壽自己卻想躺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