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麼意思?”祁雨詩有點傻:“你是說,董紫鶯來到京市之後,下了火車站,就認識了朋友?”
“這並不奇怪。”安暖雖然非常不想,但為了自己的話更有說服力,還是舉了一個很丟人的例子。
歎了口氣。
安暖說:“我剛來京市的時候,一下火車剛出車站,就有人過來問我。要不要住宿,要不要吃飯,要不要坐車,要不要帶路……他們很熱情,真誠,表示隻要極少的花銷,就能帶來極大的便利。這對一個剛從偏遠地區來到繁華世界的外地人來說,很難拒絕這樣的幫助。”
這還是大家第一次聽安暖說起當時的事情,連楚雋都豎起了耳朵。
之前安暖不是沒有去做過口供,但都是很中規中矩的回憶和描述,和這一次的感覺完全不一樣。
一個是敘事,一個是抒情。
看著大家一起看她的眼神,安暖正色道:“你們不懂,這是認知的差彆。我可能不懂花花世界,但一定比你們更懂第一次來京市的外地人。”
說得也不無道理。
“董紫鶯的父母對她並不關心,路途又遠,出門要花錢,他們不會送她上學,也不可能來看她。”
“不是不來看她。”祁雨詩糾正:“其實紫鶯來京市一直是偷偷的。她家裡根本不同意她上學,隻想早早讓她嫁人換彩禮,是她自己爭氣,偷偷跑出來上學的。一直上班了,才開始和家裡有聯係,她爸媽肯定沒來過京市。”
“所以她父母對京市一無所知,雖然知道門牌號碼,但在兩眼摸黑的地方,根據門牌號碼找人談何容易。有一個本地人幫助,那就好多了。他父母隻是沒見過世麵,不是沒腦子,隻要稍微一動腦子,就會找一個本地人谘詢此事。”
楚雋道:“每個地方都有固定人群,商販也是如此,這是要搶地盤的。如果董紫鶯的父母是在廣場上認識的本地人,去打聽一下,可能會有人知道。”
他們今天查的都是本地可以住宿的人家,倒是沒查在車站拉客的那些。
楚雋看了看時間:“老江,去買點吃的大家對付兩口,今天辛苦了。”
祁雨詩一下子站了起來。
“我去買,我去買。”
這大半天,大家都儘心儘力,即便是安暖也沒有一點敷衍,麵色疲憊倦怠,但是沒有半句怨言。祁雨詩知道這並不是看在她的麵子上,但心裡依然有些動容。
她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
楚雋也沒有攔著她。
“那你先去買,然後去出站口找我們。”
“好。”
祁雨詩匆忙地去了。
每一個眼熟的小混混,在轄區派出所有備案。
火車站是非常重要的公共場所,而且人流量大,警備力量自然到位。轄區民警對這一片拉活兒的人那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很快就找了幾個小頭目。
民警老趙問:“知道不知道最近誰接待了一男一女兩個外地來,四五十歲的夫妻。可能身邊還有其他人。”
這問得太籠統了,幾個頭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其中一個叫溫白的出來說話:“趙哥,還有具體一點兒的信息嗎?有照片嗎?你知道的,咱們這每天來來往往的人很多,你說的這樣的,很多啊。火車站的人,大部分都是外地來的,拖家帶口的太多了。”
老趙有些為難地看了看楚雋。
楚雋也有些為難。
他們確實有董紫鶯父母哥哥的合照,但是那個照片用處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