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還能為什麼,為了錢唄。有錢人家為了幾十萬幾百萬吵,沒錢的人家,為了幾十幾百塊,也是一樣要鬨的。”匡正則說:“三個兒子,各自娶妻生子,都在一個屋簷下,那怎麼可能沒有矛盾呢?”
“這丟了孩子的,是老幾?”
“老小。”匡正則說:“叫匡續文,在村裡務農。”
“他和哪個兄弟有矛盾?”
“和兩個都有一些。”匡正則道:“這個大家都是知道的,一直以來,小兒子想分家,但是老爺子不同意。”
安暖下筆如飛刷刷地寫著。
“那這矛盾是為什麼?”
“就是為了錢,沒分家,賺來的錢在一處,然後一起花。就難免這個多賺了,那個少賺了。這個多花了,這個少花了,誰都不服氣。”
安暖以前看年代文的時候,也知道這種模式。
這是大家長模式,也是大鍋飯模式。
家裡所有人的錢都交在家中最有權威的人手裡,花銷也統一出。但每個人能力都不一樣,花費也不一樣,怎麼能沒有矛盾?
安暖道:“難道這個小兒子,特彆能花錢?還是特彆好吃懶做?”
“倒也不是,老三……人還是挺好的。”
“那矛盾在哪裡?”
匡正則皺了眉,不說話了。
有什麼難言之隱?
見匡正則一副有話不好說的樣子,楚雋從口袋裡摸出工作證,亮了出來。
楚雋道:“你放心說,無論什麼事情,隻要和案情無關,我們是絕對不會外傳的。”
安暖補充:“包括我舅舅他們。”
楚雋和安暖的話,匡正則是半信半疑的。但警察的話,他們是相信的。楚雋的證件給了他安全和信任。
“好,那我跟你們說,你們可千萬不能說出去,這事情,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安暖慎重點頭。
看來不管大家族還是小家族,都有家族隱秘啊。
匡正則說:“這事情說起來其實也不複雜。匡興堯隻有一個兒子,卻有三個孫子。前麵兩個孫子都正常,可到了第三個孫子那會兒,兒子兒媳倆鬨了矛盾,出了點事情。”
“什麼事情?”
“就……就是男女那點事情。當時他兒子兒媳婦鬨矛盾,兒子出去了一段時間,回來之後沒多久,兒媳婦就懷孕了。那孩子七個月就生下來了,所以就有了一些流言蜚語。說那孩子,可能是彆人的。當然沒有證據,就是風言風語那麼一傳。”
這確實是屬於秘史了,安暖也沒有記下來。萬一被人看見了,鬨出什麼家庭糾紛就不好了。
這種事情,他們知道就行了。
“雖然夫妻沒有鬨翻,但這事情就是一根刺。”匡正則道:“因為這個,他們家對老三難免要苛刻一些,所以常有矛盾。”
“具體呢?老大和老大是一股繩嗎?他們一起欺負老三?”
“也不至於,表麵上還是兄友弟恭的,但是私下的關係肯定不太好。妯娌間,也鬨得不好。但你要說他們會偷孩子……不至於吧。偷孩子,對他們能有什麼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