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暖又看了一下。
從墓碑上的出生年月,可以看出這女孩子的年紀不大,隻有十四歲。
“十四歲……”安暖說:“這個不會弄錯吧。十四歲才多大,初中生?這可是夫妻合葬墓,向浩然和這個十四歲的女孩結婚了?”
“法律不允許,世俗也不允許,所以這件事情,一定有一個不能公之於眾的理由。”楚雋道。
“是什麼?”
“暫時還不知道。”
“不知道?”
“對。”
“你沒去問嗎?墳都找到了,隻要問問這家人,不就真相大白了?”
“已經打聽過一輪了,這一家四口。父母兩人,一兒一女。墳墓裡的是小女兒,小女兒在三年前意外身亡,死亡的時候,就是十四歲。大兒子,今年二十歲,如今正在國外讀書。這段時間,老兩口都出國去探望兒子了,所以暫時還沒聯係上。”
“兒子出國,父母都去探望了?”安暖皺眉道:“他們家條件這麼好嗎?”
這個年代出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但要錢,還要關係,不是一般普通人家可以做到的。就算是董紫鶯這樣的高知,如果不是翟琛出力,她想要出國進修也很難。
這一家不但把兒子送出了國,而且自己老兩口還能去探望。
這可不是一般人。
他們家乾什麼?
楚雋淡淡說:“這家人倒沒有什麼背景,要說唯一的背景,就是向浩然。本來他們家就是一戶普通的人家,老兩口務農,兩個孩子上學,生活說不上捉襟見肘,但也不富裕。”
“一直到焦雨花出事之後,沒多久焦雨花的哥哥,就突然出國了。現在正在讀大四,要是不出意外,明年就要回來了。”
“但我從他們倆鄰居那裡打聽來的消息,十有八九是不會回來的。老兩口有時候會收到兒子從外麵寄回來的東西,比起如今國內的發展,自然是先進的。”
“這樣啊。”安暖說:“這麼看來,向浩然是欠了焦家的不少啊。和這焦雨花的死亡,可能是有關係的。”
這被拿捏得穩穩當當的。
“是。”楚雋道:“不過到底欠了什麼,現在不好說。肯定不是好事,所以是個秘密,左右鄰居都不知道。”
“左鄰右舍天天住在一起,什麼都不知道?”
“知道的不過一些明麵上的事情。”楚雋道:“隻是說,焦家對這個女兒並不好,雖然當時她還在上學,但家裡不想供了,想讓她嫁人。當然十四歲還不能嫁人,但想讓她輟學下來,在家裡做幾年家務,也就可以嫁了。但是姑娘不願意,跟家裡鬨得挺僵的。”
安暖想了想,現在是一九八四年,義務教育尚未推行,焦雨花死在三年前,那時候上學更不是強製的事情,是家庭層麵的選擇。
很多人家尚未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給孩子上學不但要花錢,還會少一個勞動力,這是非常虧的事情。
十來歲的孩子,也能當學徒賺錢了。就算不賺錢,哪家都有洗洗刷刷,燒飯打掃的活兒。瑣碎又煩躁,說是家務活兒,但其實很熬人。
大人上了一天班,回到家也累了,要是有人在家把活兒都乾了,那當然好。要是孩子上了學,大人回來還得乾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