艙門開啟的瞬間,林悅兒的指尖還在發麻。監測線從她太陽穴、手腕上一根根脫落,垂在支架上晃。她沒立刻起身,而是低頭看了眼腕間的銀鏈——那道裂紋依舊滲著暗紅光,像一道未愈的傷口。
楚墨淵站在三步外,沒上前,也沒說話。沈清和正快速翻閱終端數據,眉頭沒鬆開過。夏若初靠在牆邊,手機握得死緊,指節泛白。
“它不是要被做成武器。”林悅兒開口,聲音低,但沒啞,“它是鑰匙。我們一直在用‘容器’的思路去封它,可它需要的是‘共生體’。”
沒人接話。
她撐著艙沿站起來,腿有點軟,但站穩了。“它怕失控,不是怕我們。它在等一個能跟它同頻的人,一個能讓它願意打開自己的人。”
“所以你說要用情感當模子?”夏若初終於動了,往前走兩步,“你是認真的?拿情緒當設計圖?”
“不是情緒。”林悅兒搖頭,“是記憶的頻率。父親臨終前握我的手,小團第一次叫我名字,楚墨淵在雨裡站了兩個小時等我出門——這些事留下的波動,是真實的,有結構的。它們能被感知,也能被複現。”
沈清和抬眼,“你打算用自己做共振源?”
“我已經試過了。”她抬起手腕,銀鏈微顫,“剛才在艙裡,我沒強行壓它,我隻是讓它看我經曆過什麼。它回應了,很弱,但確實在動。”
楚墨淵終於走近,“你說的共生體,具體怎麼建?”
“用靈芽界的藤芯做骨架,但不是簡單包裹。”她閉眼,意識沉入靈芽界,【小團,調出遺跡符文序列。】
幾秒後,一段能量波紋在她識海浮現。她睜開眼,“我在多元宇宙遺跡裡見過一組符文排列,它們的震動節奏,和源石的自然律動吻合度超過百分之八十九。這不是巧合。那是某種原始協議,一種‘啟動語言’。”
“你是說……”楚墨淵眼神一凝,“用那組符文當模板,把情感頻率編進去,再用生物材料構建實體結構?”
“對。”她點頭,“星紋藤能存情感能量,靜頻藤能穩定波動。我們不用金屬去‘承載’它,而是用活體材料去‘模仿’它。讓它覺得,這個容器不是牢籠,是同類。”
沈清和沉默片刻,“理論上可行,但你怎麼保證情感輸入的穩定性?人的情緒不可能一直精準輸出。”
“我不需要一直輸出。”她說,“隻需要在成型那一刻,完成一次完整的共鳴。就像點火。之後它自己能運轉。”
夏若初皺眉,“可你怎麼把符文轉化成實際結構?工匠看不懂能量圖譜。”
林悅兒看向楚墨淵,“你能把導能紋路和合金結構對應起來,就能把符文序列轉譯成物理模型。你做過類似的事,在東區電廠改造時。”
楚墨淵沒否認。他盯著她看了兩秒,轉身走向操作台,“把圖譜投出來。”
她閉眼,再次連接係統。小團的聲音很弱,但還是撐著把那段符文序列從記憶庫調出,三維能量模型緩緩浮現,在空中旋轉,每一節波紋都帶著微光。
楚墨淵伸手,指尖劃過虛影,迅速在終端輸入參數。他的手指極穩,一行行數據跳動,結構圖開始成形。
“基材用雙層藤編,內層星紋藤負責儲頻,外層靜頻藤做阻尼。”他語速快,“導能路徑按符文節點分布,避開能量死區。整體結構仿心臟瓣膜,有彈性,能自調節。”
“我調最新一批藤芯過來。”夏若初立刻拿出平板,連上靈芽界資源庫,“剛培育的,柔韌性比上次高百分之三十七。”
“彆用太多。”林悅兒提醒,“我隻能撐一次完整共鳴,材料越多,控製難度越大。”
沈清和重新給她接上監測線,“這次我不讓你一個人進艙。我會同步監控神經負荷,超過閾值立刻切斷連接。”
“可以。”她沒爭。
二十分鐘後,第一具原型骨架完成。兩層藤條交織成橢圓護心鏡狀,表麵刻著由楚墨淵轉譯的符文導能紋,中心預留了源石嵌入位。
源石被取出,放在反應艙中央。光很弱,幾乎不閃。
“開始?”工匠問。
林悅兒點頭,躺回靜修艙。監測屏亮起,腦波、心率、神經電流全部上線。
她閉眼,意識滑入靈芽界。通道依舊狹窄,但她沒猶豫,直奔礦脈第七層。影脈蛟還在,頭微抬,耳朵動了一下。
她沒靠近源石坐標,而是把那段符文序列投在識海中央,輕輕震動。
【小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