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機裡播音員的聲音響徹整個村的上空,鄉親們一聽,覺得有趣。
村裡沒人盯報紙,如今聽到外麵的消息,都覺著新鮮。
“聽說城裡那些大廠子,或是部隊,也是這麼普及實時新聞的呢!”
郭長城滿意地點頭,村裡人就是素質和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林汐這麼一整,起碼大家也能漲漲見識。
趙桂珍見郭長城這麼驕傲,就說:“那你把人家林知青的收音機錢給報銷了多好,人家為了村裡,可是自掏腰包的呢!”
一提錢,郭長城彰顯老摳兒本色,立馬反駁:“這不是村裡沒閒錢麼!”
趙桂珍都不好意思揭穿,他就是不舍得花公賬裡的錢。
劉家圪的廣播站因為林汐有了新麵貌,縣裡來村裡視察的時候,喇叭裡說著歡迎話語,格局拔得賊高。
領導們覺得原來的村子舊貌換新顏,給予了高度的肯定。
郭長城也明白,不能光精神層麵搞發展,生產層麵也得搞。
但……難就難在村裡的土地不是那麼肥的,年年的產出也隻是勉強夠交公,再多上交一點,鄉親們就不夠吃。
所以送走了視察的領導以後,郭長城還是犯愁生產的事。
林汐其實也是有想法的,村裡都是旱田,年年用的化肥就不少,最後土壤鹽堿板結,再加上氣候問題,每年產出的季節就那麼幾個月,春季耕種不產出,冬季連土地都上凍,更不用說產量。
所以無論怎麼忙,產量也就那樣,沒啥提升。
不過林汐從空間找到了靈感,她的空間就是個大溫室,一年四季都是一個溫度。
如果把村裡也搞上溫室,做反季栽培,不光能對土壤有個針對性的改良,還能根據習性來選擇作物培育,確保一年四季持續有產出,不受土壤和季節的局限。
隻要弄得好,溫室就能無限接近她的空間狀態,就算沒有靈溪的作用,產量應該也不錯。
不過林汐覺得自己的想法隻是初步構想,畢竟她不是農學方麵的人才,所謂隔行如隔山,想法再好,也需要專業知識和實踐來驗證,這都是需要時間的。
不過郭長城聽了林汐的想法以後,覺得不能想起一出是一出,但還是對林汐的想法給了肯定,隻是不鼓勵。
林汐也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道理,郭長城肩上擔著責任,不能拿全村人的收成去冒險。
不過……
沈晝被郭長城派來了,說是支持林汐搞小範圍試驗,給撥了些各式樣兒的種子,幫著研究下把溫室蓋起來。
“我姨父說了,用料啥的他都能給掏來,不讓你搭錢,隻你要能讓咱村產量上去,那就是咱村最大的功臣。”
林汐倒也沒想到郭長城還挺重視這事,種子那麼重要的東西都給她撥下來了。
現在她不想研究,也得試試了。
為了達到量產的目的,這次完全不能借助空間的力量。
專業知識不是閉門造車就能研究出來的,得靠專業書籍才行。
縣裡沒有圖書館,林汐不得不重回省城。
上次回省城還是為了吃瓜看熱鬨,這次回來,她能做的事也不少。
喜歡七零逆襲,假千金她隻想下地掙公分請大家收藏:()七零逆襲,假千金她隻想下地掙公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