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所知道能最快收割早熟品種還得八十天到一百天,五十六天什麼概念?
就是同樣的勞作時間,彆的村撐死種兩茬,他們村就能收三茬。
而且這個畝產預測是啥情況?畝產六百斤?當地的平均畝產也就三百五十斤,還得說是施肥澆水都不誤的情況。
六百?
郭長城揉了揉眼睛,確認自己沒眼花,連忙看向林汐。
“小林啊,這靠譜嗎?畝產六百?這數我覺得……”不靠譜,還是非常不靠譜。
他種了這麼多年的地,高低也是有點經驗的,再咋研究,也不能差這麼多吧?
林汐點頭:“這個畝產的確是我估計的,畢竟溫室還是太小,估算的也得往保守了說。”
“啥?這還是往保守了說的?”郭長城又一次震驚了。
林汐解釋:“因為我研究的種子有兩種,一種是旱田的,這個肯定是能保持高產的,還有一種就是溫室的,這就看個人水平,要是不能按照科學培養的方法執行,也是有影響的。
她邊說邊給郭長城指相關數據,每一天的漲勢她都是用尺子測量,甚至精確到了毫米程度。
郭長城一看人家說得有理有據,不像是說大話的樣子,又開始糾結了。
本來研究成功是好事,可這在他認知以外,差距還很大。
他得對全村人負責,到底該不該立馬投入種植,一時之間左右為難。
林汐也知道郭長城責任重大,不能因為她一句話和一本的數據就讓人相信她。
“叔,要不這樣,借我一塊村裡的自留地,再分我幾個幫手,我先種著,五十六天以後,咱拿事實說話。”
自留地誰都能去看,不像她在溫室裡,誰想看也看不清。
現在她就在大家眼皮子地下種,讓大家來做結論。
郭長城覺得這法子好,反正就兩個月,到時再開個投票會,行與不行,大家說了算!
事情一定下來,兩邊開始準備。
林汐回家做計劃,兩畝的自留地加起來也有六百六十多平米,工程不小。
而郭長城就去劃地,找了塊最邊上的地方。林汐不嫌棄地方偏僻,隻能過幾天地裡的油菜罷園,她正好拿來用。
沈晝這次是真的被郭長城找來了,村裡能乾活的都得去掙公分,就得找這些“無業遊民”來幫手。
“也不用天天乾活,幫人家小林同誌把地翻一翻,播種就行,平時除草,我跟你姨帶著就幫了。”
沈晝聽了,就說:“行,這事我找人就得。”他那一大堆“閒人”,先前酒桌上的確說過願意幫林汐乾活的話,也不能白說。
幾天後,林汐扛著鐵鍬到了地頭,早就有幾個小青年等在那。
吳海波這時說:“林知青,我哥讓我們來幫忙的!”
林汐很是感謝,她以為能找到兩個過來幫忙都算不錯,這一下來了六個。
環顧四周,林汐沒看到沈晝的影,於是問:“那你哥呢?”
吳海波解釋:“我哥有事忙,就讓我們先來,你放心,地裡的活我們都會乾的!”
林汐聽這話,立馬說:“那謝謝大家了,大家都想吃啥?”
喜歡七零逆襲,假千金她隻想下地掙公分請大家收藏:()七零逆襲,假千金她隻想下地掙公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