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帶著不少東西回到家的沈守義。
得到了沈家其他各房和堂屋兩位老人的注意。
但也沒有多問的。
人家是從老四媳婦的娘家弄來的,眼紅嗎?
眼饞的你們去自己媳婦娘家弄東西啊!
弄不來就彆畢畢!
倒是在得知兩隻野兔是一公一母時,沈婆子多看了幾眼。
“怎麼打算的?喂著嗎?”
“沒東西喂,還是吃肉吧!”旁邊的幾隻郎聽到肉,一個個的眼睛冒光。
雖然分家了,但哪家有好吃的,還會多多少少的勻一碗出去的。
四房的吃肉,那其他各房也至少能助吃一塊不是?
沈老漢聽聞後還有些可惜:“要是能喂到年後,能賣個好價錢呢。”
“一公一母,老四夫妻倆不會賣的。”沈婆子小聲的說道。
“……也倒是這個理兒。”
不管是吃還是養著,都得是在自己家裡才有好兆頭的。
養著也是沒法養的。
現在這大冬天的人都沒多少吃的,根本就沒東西喂野兔。
給沈老漢和沈婆子和家裡人都看了一眼。
第二天去各家拜訪還要去河邊祭河神,這天沈家的四房桌上就多了一道燉兔肉~
大半夜的沈守義和沈守禮就出門了。
他們去隔壁村的屠夫家買了二十斤肉。
都是提前打好招呼的。
沈守義定了十五斤,沈守禮定了五斤。
兄弟倆買的多,屠夫家還送了兩根大骨頭。
純骨頭,上麵的肉剔的乾乾淨淨的都能反光。
但大骨頭用來熬湯還是很有滋味的~
肉買回來之後,沈家也早就開始忙活起來了。
大房的趙氏和二房的錢氏去堂屋幫著蒸饅頭。
純白麵的饅頭蒸了兩鍋,雜糧麵的蒸了三鍋。
純白麵的要用來送人祭拜用的。
家裡的孩子眼饞的慌也沒給吃。
雜糧麵的第一鍋出鍋的時候,沈家人就著鹹菜就乾了一鍋。
就這還隻吃了個半飽~
要是由著家裡人吃,這蒸了過年用的饅頭一天就能給吃光嘍……
蒸好饅頭。
沈老漢帶頭。
三房的沈守禮帶著五郎,四房的沈守義帶著沈書凡。
大郎和二郎,三郎和四郎,各一起抬著一筐饅頭出了院門。
最先去的是沈家莊年紀最大,輩份最高的三叔公家。
這家的老大也是族長兼村長。
“三叔,帶著孩子們來道謝,謝謝您那天的救命之恩!”
“自家孩子道什麼謝?!”
沈族長笑著把人往院子裡迎:“爹,讓孩子們進屋炕上坐著說話吧?”
“他們坐不住,還得去很多家吧?”
三叔公他老人家雖然上了年紀,但眼神卻很好使。
看出來他們這是第一家來著。
“正是,族長還得趕著去彆家,過年再來給三叔拜年!”
“去忙吧,回頭讓孩子們經常來玩!”
“是,三叔公!”
大郎等人已經習慣了五郎六郎動不動就行禮了。
看著要去下一家了,幾隻郎把手裡抬著的饅頭簍子放到地上,齊齊行禮離開。
三叔公站在門口看了好大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