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家外的卻都很吃得開。
相比較自家的老爺子,沈守義更加尊敬他的老丈人。
李老漢聽後,親自來問沈書凡:“六郎,和姥爺說,那東西在什麼地方?可還有彆的窟洞之類的?”
“就在我和滿山掉的那個位置吧,還沒太看清,井就塌了。”
“再有人問你掉下去之後咋樣了,你就說和小山子一樣暈過去了,後來聽到你爹叫你才醒的知道嗎?”
“哦。”
“學一遍我聽聽。”
看著李老漢認真的非要聽一遍的樣子,沈書凡組織了一下語言道:“我好不容易摸到小山子,就被什麼東西砸到腦瓜啥也不知道了,我聽到我爹的聲音就被救上來了。”
“對,就這麼說。”李老漢拍拍沈書凡的腦袋:“糧食回頭我讓你舅抽合適的空給你家送回去。”
轉頭對沈守義道:“守義你跟我過來。”
不一會兒,沈守義和李家的哥仨都去商量事情了。
商量完了,李大舅、李二舅、李三舅送自己的媳婦孩子去他們的嶽家。
李三嫂都不打算回娘家了。
孩子出了這樣的事兒,她想著今年就不回去了。
可李三舅卻堅持道:“孩子他舅都等這麼久了,住一宿,明天我去接你們。”
“孩子們也都盼著。”
李滿山還在抱著雞爪子啃,也附和道:“我要去姥姥家,我得和他們說我姑家有一個特彆厲害的表哥,能抓野雞野兔還能救我的命呢!”
“……行,那就去。”
李家哥仨把人媳婦孩子送去嶽家,這次都沒跟著一塊住,當天下午就趕了回來。
倒是沈守義一家留在李家住下了。
李氏的妹妹小李氏因為孩子受了風寒,今天就沒回娘家來。
入了夜,李老漢帶著李家人和沈守義一起去了山腳下的枯井大坑邊。
有碰到的人也跟了過來就問:“老李,大夜裡的乾啥啊?”
“這不孩子們白天嚇到了,過來給叫叫。”
“幸好孩子沒事。”
“可不是嗎?我尋思著這枯井這樣也不是事兒,得把這地兒給平一下,要不以後保不齊再有孩子在這裡玩,太危險了。”
“你想的周到,我回家拿家夥什過來給你家幫忙。”
“彆,這事兒得心誠,我家人也夠了。”
“那行,要是需要幫忙你就喊一嗓子,反正在家裡也沒啥事兒。”
“填個坑用不了那麼些人,哎,這大過年的!”
“……”
聽著李老漢有些難過的歎息一聲,又見李家拿出了準備好的紙錢和元寶,還有肉酒擺在地上。
還真像那麼回事兒。
大年初二本就是沒啥事兒乾。
聽到李家人給孩子叫魂,還要填枯井,還真就有人遠遠的看熱鬨的。
李老漢都沒在意,規規矩矩的燒了紙錢元寶,又跪拜之後,開始填坑。
不遠處的人看到真的在填坑,人群慢慢的就散了不少。
有三兩個一直等到李家人離開還在的。
李老漢也隻當沒看到,帶著兒子女婿的遠遠的打了個招呼就回家去了。
沈書凡知道在半夜的時候,他爹和姥爺以及三個舅舅又出去了一趟。
再回來時,李家多了五麻袋的糧食。
把麻袋換成自家的,原來的麻袋和油紙全部都扔到灶裡燒了。
沈書凡驚訝的不行:“爹你們就這麼扛回來的?”
“昂,你姥爺說早弄回來早利索,咱們家分到三袋,你姥爺家留兩袋。”
“姥爺給分的?”
“恩,本來要都給咱們的,我沒好意思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