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他走在後麵也能聽到。
沈書凡正了正帽子道:“真話是為了科舉,夫子出的題有關於勸農,提高農產,種糧之類的,我不懂,想下地找找靈感。”
三郎、四郎相互看了看彼此。
哥倆又往後看了一眼五郎。
哥仨同時發出疑惑:“這是真話?”
怎麼聽著比大伯說的夫子不讓下地更不靠譜呢?
“假話呢?”
“為了讓爺爺奶奶先高興高興。”
三隻郎同時道:“這才是真話吧?!”
沈書凡:“……”
所以這哥仨是沒有一個仔細聽他說的話啊。
兩位老人家得知他們小哥幾個要跟著下地是勸過的,畢竟大房的話在那裡好多年了。
就算是想讓他們下地,也必須不能讓老大的麵子掉了。
是他爹和他二伯堅持,還說了讓阿爺高興的話:“早點乾完了,新糧有曬好的,拿一部分送去縣城給大哥。”
“你大哥不在家,去府城還沒回來。”
“那也有下人啊!大哥從府城一回來就能吃上家裡的新糧,肯定高興!”
“對,你大哥最喜歡新糧做的饅頭,能吃六個呢!”
要說家裡最沒有缺過的就是老大了!
往年新糧下來,除了留種的,給老大送一些,其他的都是去換陳糧。
一斤新糧,能換二斤半的陳糧。
家裡人多嘴多的,不換陳糧根本就不夠吃。
老大當了秀才,能免田稅了,家裡的日子才好了一些。
至於老本,除了上學這樣的正經事,平時就算是餓肚子他們老兩口也是一文錢不會往外拿!
沈老漢已經想著今年給家裡的各房頭都分幾斤新糧了。
他得讓其他各房的都知道,老大有的,他們兄弟們都有~
然後,他就聽到了更讓他高興的話。
沈守信道:“爹,咱們上午乾活,下午去縣城,您老不是說看這天色,明天可能有雨嗎?
讓這幾個小的提前回去學堂讀書,咱們去給大哥送糧食!”
“成!”
也因此,沈老漢帶著家裡人下地時,走路都帶著風。
恨不得早點乾完那點活計,早點去縣城~
沈慶強問:“六郎,你說實話,是不是昨天夜裡我們睡著了,爹和三叔四叔他們說大伯的好話了?”
“這你都猜得出來?”
沈書凡挺驚訝的。
說大伯了不假,但好話壞話各一半吧。
“看阿爺那高興勁就知道了,除了和大伯有關,他不可能這麼高興,這幾天就好像誰欠了銀子不還似的。”
“小點聲。”
“很小聲了,四叔都沒聽到。”
正想加入小家夥們過來聊兩句的沈守義:“……”
算了,他還是繼續裝聽不到吧?
四郎沈慶恒確實是故意小聲的嘀咕。
雖然看不上爺爺偏心大伯。
可他也清楚,他作為小輩是不能說長輩的不是的。
讓人聽到,一個不孝的帽子扣下來他可接不住。
在學堂裡的時候,夫子可是用了三天的時間,著重講了‘孝’!
那可是讓他挨了足足三天戒尺打手板的存在呢~
“說啥了?”
“說他們小時候……”
沈慶強突然道:“大伯偷好吃的給我爹還有三叔四叔他們,被打斷扁擔的事兒,還是上山抓鳥被野豬追,又或者是跪求爺爺保重身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