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全家雖然都沒有去過定安邊境,但看到大郎的信,卻對那邊很是熟悉。
要是大郎和他家裡那邊有啥說法的話,肯定會在信裡說的。
但從來沒提,就連年前讓人給送來的皮子啥的也沒提過。
“那就不用管,他們理虧!”
“啥理?”
族長看了看自家爺爺,三叔公輕輕的點點頭。
族長知道老爺子這是同意他說了。
就拍了拍自己身旁的炕邊,沈守義遲疑了一下坐了過來。
這麼一來,爺孫仨坐在了一塊。
等沈守義坐了過來,族長就道“你還記得你們從縣城回來的時候,族裡抓了一些賊送走嗎?”
“不是說送去縣太爺定罪嗎?”
那時候大能家的沈守誠和沈守信兩家分家斷親。
沈大能帶著老大一家住去了趙家村,他們得到消息就從縣城趕了回來。
回來的那天,族長要借他家的小廝還有忠叔幫著去縣城送賊。
當時心情好的沈守義想也沒想的就同意了。
到現在族長提起來,他也是還有印象的。
族長道“那些是京城主家派來盯著你家的探子,其實不是送去縣衙,而是送去縣城給人帶去了京城主家,這些銀子我想可能是他們用來封咱們的嘴的,所以不用管,該收就收,欠咱們的,收就行!”
“…他們早就知道我家大郎…那我家大郎豈不是很危險?”沈守義急的站了起來“三叔公,我得去邊境一趟,把這事兒和大郎說。”
“多大年紀了還不擔事兒,急啥?大郎給你家留了好幾個人就是保護你的,你跑去邊境乾啥?送……咳,今天過年,不能罵人。”
轉頭,三叔公又罵族長“還有你,瞎說個啥玩意兒?
剛剛不還說道要說道讓忠叔年後繼續教族裡的小崽子練武的事兒嗎?”
“你倆個都彆瞎弄什麼東西給族裡添亂,也彆去找書凡,那孩子比你倆有數,一對棒槌!”
族長和沈守義“……”
說好的不罵人呢?
這不該說的說了,不該知道的知道了。
沈守義拿著銀票有些燙手“那這東西?”
三叔公道“收著,你不敢花的話,等大郎回來給他。
要不……你問忠叔,看他咋說?”
“忠叔說小錢,隨便花。”
其實忠叔的原話是“那整個侯府都是少爺的,腆著什麼破臉就拿500兩就想打發人?
一點小錢,老爺您隨便花。
帳都不用記,那是他們欠少爺的!”
沈守義早就知道忠叔不簡單,但這麼不把京城的侯府放在眼裡,他還是有被嚇到。
而且500啊,小錢嗎?
大郎離開的時候,給家裡留下了不少。
但他還真沒那底氣說500兩銀子是小錢的話!
族長道“既然忠叔也這樣說了,那你就花。
你會換銀票吧,得去縣城的錢莊換,你要不會的話,年後我去換的時候叫著你,咱們一道。”
“……先不換了。”
換了家裡不好放那麼些銀子,而且等大郎回來直接把銀票給孩子,也容易拿著不是?
沈守義在他們屋裡挖了一個很深的坑,裡麵放著一個罐子,家裡的銀子都藏在裡麵。
這銀票也藏在裡麵就是。
各家各戶的給的禮,家裡都記了賬,也都看著情況回了禮。
比較多的就是縣太爺,趙舉人,還有濟仁堂醫館,這些不但給了東西還給了銀子。
50兩到100兩不等,他去回禮,人家隻收禮沒要銀子。
忠叔告訴他這些單獨記著賬,等以後遇到他們有事的時候,再回過去就行。
可這京城的侯府不一樣。
那可是自家大郎的仇家,又是族裡的主家,他問忠叔,忠叔說讓他不用管,直接收就行。
但沈守義擔心啊,一時間拿不了主意,就跑來找族長和三叔公討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