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說麼,咋看著這塊地雜草最旺,合著之前是池塘,那地力能差了麼?”
秦青川感慨一句,語氣更加堅定。
“馬大爺,必須利用起來,麵積確實不大,估摸著也就兩畝左右吧,這樣,全部種菜,什麼洋柿子,黃瓜,茄子,辣椒,隻要還趕趟,立馬行動。”
馬平福若有所思,徐徐開口。
“幾樣蔬菜,現在開始準備,時間肯定來得及,不過,房前屋後,捎帶手種點得了,有必要花費大精力麼?”
秦青川狠狠點頭,耐心解釋。
“當然,人體所需營養,不僅僅是油水,蔬菜瓜果也不可或缺。隊裡大部分人,頭發枯黃,皮膚粗糙,跟缺乏蔬菜有很大關係。”
說著,頓了頓,又補充了幾句。
“除草追肥,間苗定苗,灌溉澆水,已經全部搞定,根據往年工作記錄,接下來是防治蟲害,應該能分出精力。”
馬平福細細琢磨,幾秒後,應承下來。
“問題不大,連翻地帶剔除雜物,半個來月差不多能成,同步進行育苗,倒也不耽誤節令。”
說著,笑嗬嗬看向秦青川。
“你小子做事謹慎,聽你的準沒錯。”
……
說乾就乾,馬平福也不是磨嘰的人。
接下來,足足半個來月,女人除蟲,男人翻地。
農藥短缺,人力頂上。
類似金龜子,天牛等體型較大,行動緩慢的,趁著清晨或傍晚,直接上手抓,當然莊稼上蟲卵和病葉,隻能仔細巡查。
至於飛行能力較強的,如蝗蟲,蝴蝶類害蟲,則是自製捕蟲網,在田間來回揮動。
還有不少有趨光性的,如螻蛄、地老虎等,則是用木杆掛著油燈,立在地頭,下麵放著水盆,夜晚不少飛向燈光,會掉下去淹死。
……
方法五花八門,秦青川也算漲了見識,隻能說,數千年來,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真不是吹的。
7月11號。
池塘地,村民井然有序,移栽西紅柿苗,乾得熱火朝天。
秦青川和馬平福二人,一人戴著一頂草帽,站在路邊閒聊。
“我還想著蔬菜多樣性呢,大家卻隻想種洋柿子和黃瓜,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馬平福咧著嘴,輕笑一聲。
“嗐,洋柿子能做成醬,黃瓜也能醃成泡菜,冬天也有的吃。”
“也是,先吃飽,再吃好,先有的吃,再琢磨換花樣。”
秦青川點著頭,回應一聲,轉而提醒。
“不過,做醬醃菜時,容器一定要滾水消毒,還要確保密封性。”
馬平福抽了口旱煙,渾不在意。
“放心吧,大家都拎得清,再說了,到時候多放鹽就是,保證壞不了。”
……
正說話間,張鵬飛領著一位年輕人,沿著土路走進村,遠遠看見二人,揚聲喊了一嗓子。
“馬大爺,三兒,隊裡來客人啦。”
二人當即停下,齊齊側目。
待來人走近,馬平福笑問,“鵬飛,這位同誌是?”
不等張鵬飛介紹,年輕人散煙,問好。
“您就是馬平福馬大爺吧,我是唐瑤瑤的哥哥,叫唐誌新。”
說完,又看向秦青川,目光中多了幾分審視。
“你就是秦青川,瑤瑤口中的三哥吧?”
秦青川神情坦然,也在打量唐誌新。
不得不說,唐家基因不錯,男俊女俏。
唐誌新身材高大,渾身散發著朝氣,五官輪廓分明,濃眉大眼,隱約間有股淡淡的傲氣。
這也在所難免,大院子弟,有幾個平易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