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經過數月努力,終於有了當橋資格。
唐伯伯折節下交,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副市長。
也就是說,齊台長已經初步進入副市長視野,隻可惜分量不夠。
而唐伯伯夾在中間,再恰當不過。
隻要製造契機,令二人結識,投靠副市長,幾乎板上釘釘,絕對是四贏局麵。
於副市長,平添得力乾將。
於齊台長,向上兩級,均有人照拂。
於唐伯伯,站穩腳跟,不在話下。
於自己來說,好處更是不要太多。
值此絕佳機會,必須添把火。
至於如何做,倒也不難,腦海中前世欄目,數不勝數,結合當下情況,細致挑選即可。
……
越想越激動,蹬著自行車的雙腿,不由得加快速度。
待回到家,和家人簡單聊幾句,便鑽進房間,開始奮筆疾書。
次日,清晨。
拿著熬夜準備的計劃書,來到齊振謀辦公室。
“齊台長,之前您提到過,下一步工作重心,將轉移到節目上,這是我經過查資料,梳理出來的草案,您給把把關。”
齊振謀眉梢一挑,爽朗一笑。
“來,我看看,你小子腦子活絡,興許真有好點子呢。”
待接過資料,低頭查閱,隻一眼,悠悠讚歎。
“《民聲》,好名字。”
說完,繼續觀看,約莫十分鐘,抬頭,笑問。
“聚焦老百姓生活,立意很好,一周一期,倒也合適,切入點呢,不可能每周都有吧?”
秦青川麵色從容,徐徐解釋。
“就拿我舉的例子,海甸區整頓衛生,醫療小組,下鄉巡檢,科普宣傳,落實到村,完全能撐起半小時,甚至一小時節目時長。
隻要京台報道,保證客觀公正,一定能得到大家認可,不管是好事,還是問題,老百姓絕對會自告奮勇,提供線索。”
齊振謀拿起大前門,自顧自點了根,然後連同火柴,扔了過去。
“有理,卻也有些冒險,不管是哪個單位,勢必有地方不儘人意,客觀公正,太容易得罪人。”
秦青川眉眼微彎,笑問。
“成立京台,宣傳是初衷,難道監督不是麼?”
說著,又繼續加碼。
“齊台長,欄目不出彩,怎麼向上麵交代?
而且,具體操作,還不是台裡安排?
得到線索,可以提前知會,緩段時間,再去調查、拍攝。
最為關鍵,敢當敢言,會做會說,才能讓領導喜歡。”
耐心聽完,齊振謀回過味來。
好小子,在這等著呢,簡直是一舉三得。
既能樹立好名聲,又能賣好各單位,還能加大權重,討領導歡心……
再一琢磨,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
“說吧,海甸區,誰是朋友?”
喜歡改開,摸著答案過河請大家收藏:()改開,摸著答案過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