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文件櫃內,關於試點資料,也已經分門彆類,方便您查閱。”
……
二人進屋,落座。
秦青川摸著椅子扶手,一時間,感慨良多。
曾幾何時,低眉順眼,拜訪各個領導,求項目、聊標書,生怕說錯一個字。
桌裡桌外,天差地彆,涇渭分明。
現如今,竟然有機會坐在桌裡……
數秒後,從兜裡摸出剛順的大前門,給孫立軍扔了一根。
“來,抽根煙,咱們慢慢聊。我不太在意繁文縟節,隻要談工作時,你能條理清晰、切中要點就成。”
孫立軍下意識接住煙,遲疑片刻,還是沒有點,將文件放在桌麵,直接說明問題。
“鵬城試點,紡織服飾、日用百貨、文體用品,三大類,近四千種物品,經過逐步實施,資料規整難度越來越大,尤其是涉及上遊工廠……”
秦青川扯過文件,邊看邊聽,半個多小時後,直截了當,詢問。
“申請雙軌製的工廠太多?”
孫立軍點頭,繼續。
“不錯,現有放開產品,相關上遊原材料,錯綜複雜,相互交織,根本判斷不出哪些適合放開,這樣的工作量,再有十幾個人,短期內也很難搞定。”
秦青川吸了口煙,指尖不覺間輕拍桌麵,似笑非笑,詢問。
“為什麼一定要以用途做框架,而不是原材料劃分?”
聞聽此言,孫立軍眼珠微微一瞪,旋即恍然,臉上露出興奮神色,一拍大腿。
“哎呀,就是麼,之前怎麼沒想到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青川嘴角噙著笑,心裡默默梳理,盤算。
幾分鐘後,得出一個結論,問題不在數據分析,也不在申請工廠太多,而是局部實施,本就不合理。
就拿本子來說,上有印刷廠,再上遊有造紙廠……
原材料不夠,後麵怎麼玩?
又一琢磨,覺得不對勁。
當初撰寫建議書時,觀點明確,直接強調,試點相關產業應同步實施,杜絕木桶短板效應。
怎麼回事?
……
眼見秦青川陷入沉思,孫立軍抿著嘴,思考完以原材料為框架,非常識趣,提出告辭。
“秦科長,那您先忙,我先按照這個思路,重新梳理。”
秦青川回過神,抬手虛攔。
“不急,我有幾個問題,想了解一下。”
孫立軍剛剛抬起屁股,又重新坐下。
“您說。”
秦青川一連數個問題,直接拋了出去。
“雙軌製實施,為什麼沒有全麵放開?實施以來,相關產品增量如何?市場反饋如何?鵬城有沒有上報新的問題?”
孫立軍斟酌片刻,歎了口氣。
“當初,張處長主張輕工業全麵放開,提案在局裡沒通過。喬建宏副司長,堅決反對,認為風險太大,這才變成逐步放開……”
秦青川不置可否,微微點頭。
“了解,繼續。”
孫立軍接著開口。
“根據各廠提交的數據,增量平均在三成以上。”
秦青川仍舊沒有點評,努嘴示意。
“繼續。”
孫立軍神情變得凝重。
“市場反饋不好,根據鵬城上報資料,絕大部分產品,價格混亂,導致市麵上怨聲載道。”
喜歡改開,摸著答案過河請大家收藏:()改開,摸著答案過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