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走近時,中年人正墊著腳,夠窗戶上端插銷,袖口露出毛衣,磨得已經起毛。
“同誌,需要幫忙麼?”
“不用。”中年人頭也不回,“兩個插銷,一個鬆半公分,一個根本沒插好,夜裡刮風有可能震碎玻璃。”
說話間,老式插銷發出刺耳聲。
弄好插銷,中年人拍了拍雙手,聲音依舊不疾不徐。
“上月維修費超支27塊4毛,就是這些細節糟蹋的。”
秦青川看清中年人長相,心中一動,瞬間有了大致猜測。
昨天和孫立軍三人吃飯,捎帶手,詢問了幾位領導長相。
年約六旬,額頭刻滿橫紋,兩頰凹陷,眉毛頭發稀疏而灰白,再加上,下班走得晚,喜歡在單位轉轉,應該就是喬建宏。
正欲開口,喬建宏側目一瞥,挑眉詢問。
“新來的?綜合規劃處六科秦青川?”
秦青川微微頷首。
“對,喬司長,昨天剛剛報到。”
喬建宏雙手一背,邁步向樓梯口走。
“嗯,北大經濟係,理論知識應該不成問題,但要記住,切不可紙上談兵,要與實際結合。”
說著,輕笑一聲。
“試點方案討論會,我投了反對票,不是反對改革,而是反對光著腳探雷區……”
話到此處,歎了口氣。
“知道五八年大煉鋼為什麼崩麼?缺的不是熱情,而是溫度計。”
秦青川落後半個身位,適時回應。
“您是指有效規範麼?確實,跑道畫好,才能不跑偏,才能勇往直前。”
“改革不是賽跑,而是繡花。”
喬建宏笑了笑,駐足,側目,視線下移。
“就如你腳上這三接頭皮鞋,光擦亮鞋麵不夠,得先檢查鞋掌有沒有釘歪。”
說著,又問。
“有關鵬城電器廠資料,你看了麼,知道他們生產增量率麼?”
秦青川快速回憶,脫口而出。
“去年均值4.8,12月份是4.9,從數據上看,穩定進步。”
喬建宏拐進樓梯處,緩緩向下。
“是啊,穩定到令人感覺可怕,而且,你確定真是4.9麼,有沒有可能是4.85,4.87?”
說完,又意味深長,感慨一聲。
“搞經濟的人,不能隻會看報表。”
……
接下來,秦青川繼續研究材料。
兩天後,統籌辦公室,送來十幾份學生檔案。
秦青川大致看完,隨便挑了四份,兩男兩女,分彆交流十來分鐘,六科新鮮血液確定。
蘇悅,父親曾是中學老師,早前經曆過苦難,好在熬了過來,畢業於北師,言行舉止,溫柔中帶點怯懦。
陳彩雲,出身普通工人家庭,在京商院學習極為刻苦,專業知識,張口就來。
布和,民族學院畢業,長相富有特色,性格也有少數民族特有的豪爽。
範瑞恒,中專畢業,供銷社擔任後勤,大考恢複,果斷深造,財院待了三年,可謂是理論和經驗兼備。
安排蘇悅和陳彩雲,跟著劉紅梅核算數據,範瑞恒與布和,跟著孫立軍梳理材料。
至於李衛東,繼續負責外聯,包括收取材料,以及和其他部門溝通等。
一周多,六科幾人,進入正軌。
加之,各項資料,已經熟記於心,秦青川準備南下。
來到張思敬辦公室,一進門,帶著幾分詼諧,笑嗬嗬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