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雙規績效’,完成計劃內產量,發放基本工資,超產部分,按市場利潤,予以一線工人1提成。”
廖宇新聽後,眉頭皺得很緊。
“這……不行吧,肯定有人說路線不對。”
秦青川渾不在意,擺了擺手。
“改開本就是汲取他家所長,何來路線不對一說?”
悠悠反問,旋即露出冷笑。
“另外,起草文案,全麵放開民營企業準入,降低銀行貸款難度,為防止民企以次充好,推出抽查製度,允許差異定價,但需明示質量差……既然國企不想要市場,那就換人來。”
廖宇新張口欲言,秦青川抬手虛攔。
“關於意識形態,不用多說,我有後手,照做就是。
幾份相關措施,全都要階段性減少,直至取締,儘快整理成文件,隨後拿過來,待我複查確認無誤,還要向陳市長彙報。”
……
階梯放量,提前增產,見火澆水,推動並軌。
秦青川整套組合拳,既能避免休克療法動蕩,又用生產力提升,自然消化價格差,最終實現“無痛並軌”。
正如廖宇新所想,戰場不在鵬城,而在意識形態。
6月20號。
一陣疾風襲來。
諸如《百姓日報》、《紅旗》、《經濟日報》,數家知名報紙,刊登某教授文章。
文內直指鵬城試點,著重提及全麵放開民企,背離路線,失去原則,是開曆史倒車,甚至直言,要警惕市場萬能論……
洋洋灑灑上千字,言辭狠辣,火藥味十足。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緊接著,各大院校,無數教授,不甘寂寞,也發表各自意見。
一場文字交鋒,愈演愈烈。
每日看報,秦青川早已養成習慣,尤其是值此關鍵時刻,然而,麵對質問,認真拜讀,卻沒有回應。
6月24號。
天空湛藍,海風徐徐。
史通一行人,姍姍而來。
一見麵,秦青川悠悠長歎。
“哎呦,通叔,您再不來,我就要自殺謝罪嘍。”
說完,看向肖可溫。
“可溫,你也來了啊。”
史通和秦青川二人,在京台相處一年多,早已熟絡,爽朗大笑。
“哈哈哈,三兒,你小子可是掀起好大風波啊。”
肖可溫直接抬手,輕捶一下秦青川胸膛。
“可不是麼,三兒,夠厲害,鬨得動靜不小。”
秦青川連連擺手,自嘲一聲。
“您二位彆打趣,報紙上,可把我罵做‘掘墓者’,您說說,這麼大帽子,我咋能戴得住?最近,愁得是吃不下筷子,咽不下碗。”
史通一怔,旋即又笑幾聲。
“還有心思開玩笑,看來局勢在你的預期內。”
說完,抬手示意,介紹。
“三兒,這位是陶忠同誌,上級要求實事求是,特意陪同前來指導工作。”
秦青川瞬間秒懂,原來是監軍啊,當即頷首問好。
“您好,陶主任,麻煩您了。”
陶忠年約四十,個子不高,麵相冷峻,看模樣就不好說話,微微點頭,回應十分簡潔。
“秦同誌,客氣。”
喜歡改開,摸著答案過河請大家收藏:()改開,摸著答案過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