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
張思敬神態輕鬆,穩坐主位。
角落處,戴錦誠充當會議記錄員,稍顯嚴肅。
薑炳良副處長,依舊冷著臉。
一向如此,眾人早已見怪不怪,人家不愛笑,哪怕是過年,你能怎麼辦?
組織委員邱凱,滿臉笑嗬嗬,職位優勢,眾人本就樂意親近,這種姿態,更讓人舒服。
作為紀律委員,宋廉明最該麵無表情,眉宇間卻掛著淡淡的笑。
大過年的,眾人互相問好,寒暄。
約莫幾分鐘,張思敬輕輕敲了敲桌麵。
“好了,先開會吧,根據部委指示,小秦不再兼任六科科長,前幾天,關於六科人員調整,小秦已經提出建議,廉明同誌,你這邊有異議麼?”
宋廉明特意看了眼秦青川,溫聲回應。
“沒有,經過詳細審查,王愛軍等幾位同誌,作風優良,恪守紀律......”
巴拉巴拉一大段,核心一句話:秦青川推薦的人,都是好同誌。
張思敬微微點頭,轉而側目。
“邱凱同誌,你們支委會呢,經過核查評估,也說說吧。”
程序規定,紀律和組織,在提拔時,永遠是前提。
你可以會上反對,但先通過審核和評估,卻不能少,當然,個彆情況不算。
邱凱翻了下本子,不疾不徐開口。
“王愛軍同誌,50年5月生人,73年8月參加工作,76年12月入黨......
曆任重工業司辦事員、副科長,工作能力紮實,參與完成多項重點項目協調工作......
80年初,調任六科任副科長,協助科室完成全麵並軌,工作期間,主動擔責,甘於奉獻,得到上下一致認可......
根據......擬提拔六科科長。”
長長一段話,大家早有預料,之前開工大會,也曾討論過,因為需要審核評估,是以延後。
卻不料,邱凱僅僅微微頓了頓,再次開口。
“李誌祥同誌,53年4月生人......曆任輕工業司辦事員、副科長,該同誌,立場堅定,長期深耕計劃管理,曾參與......”
第二個候選人,有些出人意料。
作為‘守門員’,堅持差額提名,確保競爭性和透明度,無可厚非。
然而,張思敬的臉色,陡然變得難看。
秦青川瞥見,既覺意外,又很失望。
老張,啥情況?
沒有提前給你彙報?
處裡你可是高配,在司裡也是班子成員。
主持工作這麼久,不說一言堂,那不符合規定,可怎麼隱隱有種失控的錯覺?
......
對麵,薑炳良麵色如常,來回看了幾眼張思敬和邱凱,撈起茶杯,慢條斯理喝了兩口。
宋廉明則是微微蹙眉,率先提出異議。
“邱凱同誌,有新的提名人選,我們支委沒接到通知,怎麼回事?”
邱凱笑了笑,連連抱歉。
“廉明同誌,事急從權,僅有一位候選人,不符合規定,輕工業司年前,準備調整乾部,已經進行過紀律審查。”
此言一出,現場一靜。
宋廉明被輕視,很是不爽,可當眾提出異議,得罪人太多,冷哼一聲,沒有再言語。
薑炳良悠悠一聲。
“時間緊,方式方法雖有取巧,卻也能理解,大家議一議吧。”
看似幫邱凱,又隱晦做實不符合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