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力鼎和霍氏投資的項目,普林斯頓沒有再提。
話到此處,清澈透明。
秦青川的意思,表達得非常清楚,縣裡的條件,不可能讓步,有沒有摩根毫無區彆。
普林斯頓能理解,意識不同,位置不同,側重點不同。
沈畢的態度,算不上抗拒,卻也極為平淡,隱隱對摩根橫插一腳,有些不滿。
普林斯頓也能理解,仔細算下來,是自己在搶人家的肉。
唯有霍庭,插科打諢,活躍著桌上氣氛,幫著說好話。
對此,普林斯頓感動不已。
......
一頓晚飯,秦青川引羊入鍋,逼近成功。
從頭到尾,看似漫不經心,卻步步有深意。
先小後大,逐步吸引普林斯頓上鉤。
就像銷售。
上來就整最豪華的,客戶怎麼可能接受?
肯定要先搭框架,逐步加量而加價。
在前世,已經被玩爛的技巧,此時正新潮。
舉個例子。
裝修公司全包十萬,你看著效果圖,覺得物美價廉,遠超預期。
實際動工,變著花樣,逐步從你口袋要錢。
今天地磚,明天油漆,總之,每一項都有略好的選擇,你怎麼辦?
不選好的,心裡膈應,選了吧,有一就有二,到最後一算賬,最少多花大幾萬。
道理一樣,隻不過,秦青川懂得變通。
開始不太情願,說出冷鏈基地,完美表現出沒想過摩根。
一年回本,三年血賺,可遇不可求的優質項目,普林斯頓怎麼可能不動心?
動心就有行動,行動就要投入成本。
如今,因為不可抗力因素,項目擴大,增加更有前景的港口,繼續加注,還是放棄?
加注,大家一起賺錢,提高投資額,占股削減。
放棄,彆人賺錢不說,還是個潛在對手。
資本逐利,和氣生財,選擇題不難。
至於說,普林斯頓如果退出,秦青川也不怕。
商業談判,如果不能把控節奏,隻會陷入讓步、讓價的死胡同。
真要是一拍兩散,備胎力鼎上。
之所以更傾向摩根,主要是考慮,不能把好鋼用在刀把上,幾年後的盧布貶值,可是更大的美味佳肴。
......
正如秦青川所料,普林斯頓壓根沒想過放棄。
兩地水產巨頭公司,為了快速入股,花費大幾千萬美刀,失去瀛洲冷鏈基地,直白點如同失去商品源頭。
最最關鍵,已經向總部吹過牛,即便是虧,也得硬著頭皮上,而且初步預計,賺得更多。
何況,後續還有登州電子代加工基地,數億美刀投資,大有鯨吞全球基礎零件市場的野心。
哪怕單個收益不高,量變引起質變,這就是心心念念的大計劃。
不提‘東方巨鱷’霍庭的眼光,單單是冷鏈基地,已經得出結論,秦青川不屑於說謊,甚至還有所保守。
......
次日,清晨。
經過整晚翻來覆去,各種仔細思考,普林斯頓早早找到沈畢。
“沈先生,三家成立控股公司,等下叫上霍,咱們溝通一下。”
沈畢麵無表情,語氣平平道。
“十點吧,阿庭要和家裡溝通,這會應該在打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