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耕歲華新,虎嘯春風起。
有關環渤深化方案,審計工作,做得非常細致,二月二,給兩個小家夥過完生日,才堪堪過半。
三月三,4月11號,秦曉溪出嫁,胡誌遠被秦青川熊了一頓,聽話得像個乖寶寶。
而秦青川,時間比較充足,當初在瀛洲,根據縣誌縣情梳理整理,縣域經濟發展,經過完善,一篇報告呈上,引起軒然大波。
從縣製優劣、資源結構、鎮域發展、城市化、鄉村振興,一直延伸到製造、金融、三農,乃至科技創新,數字經濟......
先是計委研討,緊接著院裡細化。
原本預計三個多月,便能返回瀛洲,又生生耽誤了月餘。
至於瀛洲。
陳德虎偃旗息鼓,化身鴕鳥,緊跟秦宋腳步。
趙楊二人,不算白忙乎,家裡有收獲,唯獨對秦青川,欽佩中隱隱夾雜忌憚。
陳家討茶,即便是陳老審時度勢,瀛洲小擂台也算導火索,要說與秦青川毫無關係,可說不過去。
世人皆讚扁鵲,大院子弟從小接受的教育,更加推崇扁鵲大哥。
藥到病除,自然醫術精湛,然而良醫治未病,才是天外飛仙。
波瀾不驚中,又快又準,遠比踏浪而行,更討人歡心。
李淑琴則是不甘心,以身飼‘虎’,一舉三得謀劃,剛起了個頭,便沒了後續。
......
威懾力已然建立,秦青川哪怕不在,電話遙控指揮,整個瀛洲一片祥和,不管是誰,都在為發展貢獻力量。
農曆四月底,陽曆6月初。
秦青川經過一夜火車,抵達泉城,也沒休息,和梁正、典軍彙合,直奔瀛洲。
車上,隨口笑問。
“小梁,縣裡有什麼事嗎?”
梁正坐在副駕,轉回身,趴在空隙。
“領導,一切正常,兩鄉六個安置小區,港務集團找了幾家施工方,同步動工,已經接近尾聲,五所中學進度稍慢......”
事無巨細,逐個彙報後,想起什麼,笑了笑。
“要說特殊,就是技工培訓中心,柳世祥柳總花錢找人,把粉絲廠改建,從各地找來老師,弄來教學錄像帶,辦得風生水起,可是給您揚了名,全縣民眾都說您是秦青天。”
秦青川搖頭,輕笑。
“這個柳世祥,技工培訓中心,我聽廉明說過,至於什麼青天不青天,彆放在心上,老百姓追求又不高,無非是安居樂業,這不正是為官一任的追求麼。”
說著,話鋒一轉。
“粉飾太平用不著你,說說問題吧。”
“這個......”
梁正稍稍有些遲疑,猶豫再三,還是開了口。
“兩件事,道路擴建,不是找力鼎貸款麼,聽說省裡有人意見很大,說瀛洲有些冒進。”
秦青川輕哼一聲。
“隨著港務集團下屬工廠落地,勢必湧入大量民眾,不提前規劃,怎麼安置,等縣財政麼?工人不足,港務集團怎麼全麵啟動?發展迫在眉睫,申請經費不同意,改撥為貸也不行麼?不用管他們,還有呢?”
梁正抿了下嘴唇,繼續。
“其他鄉鎮發展遲緩,不少鄉鎮書記,天天找宋縣長,提交發展計劃,申請資金......”
“嗯,確實該提上日程,要追求同步發展啊。”
......
汽車駛入瀛洲,秦青川心血來潮,沒讓進城。
“小軍,繞過去,去友冠鄉。”
典軍眼皮上挑,看了眼後視鏡,點了點頭,一路向東。
穿過黃水河,約莫兩公裡,來到鄉政府。
鐵柵門,水泥前院,正北一座二層小樓,靠牆幾棵桐樹,環境不算太好,卻也不壞。
“小軍,你在車上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