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來到3月中旬。
海霧初收柳色新,半城微雨半城春。
秦青川辦公室。
於勝博遞上厚厚資料,恭敬彙報。
“秦書記,您過目,這是朝霞縣發展計劃書,分為三期,第一期大約需要兩億。”
“這麼高?”
秦青川沒有接,努嘴示意。
“你簡單說說吧。”
“好。”
於勝博點頭,徐徐介紹。
“如果想輻射膠東半島,乃至周邊市縣,最少需要上千畝,打造超大型工廠。
其中,第一期三百畝,三通一平,大概需要五百萬。
生產設備與技術引進,有機廢棄物處理係統、發酵罐、造粒機,連同廢氣淨化塔、廢水處理係統,都需要進口,大約一億兩千萬。
廠房與基建,標準化車間、倉庫、辦公樓、宿舍樓,大約需要三千萬。
汙染治理專項,活性汙泥法工藝,吸附與催化燃燒裝置,預計兩千五百萬。
研發與試生產,菌種培養、配方調試、生產線試運行,大概一千萬。
流動資金,原材料采購,人工培訓,運輸車隊,營銷等費用,合計一千萬。
......”
秦青川耐心聽完,左手叼著煙,右手不覺間拍打桌麵,沉吟半晌,溫聲詢問。
“一期建成,大約能解決多少工作崗位?”
於勝博張口就來。
“不到兩千,如果三期全部落地,三座分廠,最少五千,再算上銷售網,以及上下遊,朝霞堪堪四十萬人,絕對能催動經濟發展,而且,對臨海諸縣輻射,對整個登州,意義極大。”
“嗯,兩頭兼顧,辛苦了,計劃書你帶回去,我就不看了。”
秦青川往後一靠,淺笑一聲,繼續。
“機會給你了,雷書記準備調整四縣班子,你有很大機率,到時候,這就是你進廳資本,至於資金,我隨後會聯係力鼎。”
聞聽此言,於勝博垂在桌下,右手不禁握緊,暗道一聲好險,不覺間,竟有些失神。
得虧沒有嫌麻煩,抱著一絲希望,計劃書做得細致。
也沒想到,秦書記真的在推自己。
跟著這樣的領導,怎麼會沒有明天?
隻可惜晚了些,要是早幾年該多好。
......
秦青川沒太在意,笑著叮囑。
“最近,瀛洲也會調整人事,你不要透露出去。”
“明白。”
......
待於勝博離開,秦青川從旁邊拿出稿紙,開始寫寫畫畫。
吳世昌幾人相對配合,基本沒整幺蛾子,瀛洲基本盤需要梳理梳理。
比如,縣教育局,耿直局長王勇,做事兢兢業業,原則性強,需要加加擔子。
再比如,張全有和杜存餘二人,問題不少,態度尚可,也要抬一抬。
還有王桂蘭小兒子,之前僅僅調入衛健局,也要幫忙解決職級。
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為官一任,乾群兩處,既要對得起群眾,也不能忽視立場正的同誌。
轉過天,書記會。
秦青川攤開資料,語氣平平道。
“這次會議,主要調整人事,咱們聊聊吧。”
吳世昌先是一愣,旋即笑問。
“秦書記,不知道您想調整誰?”
“黃平街街道辦主任,港務局局長,衛生局副局長,教育局局長。”
秦青川言簡意賅說完,將資料推了過去。
“你們先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