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說得好。”
陳錦一拍桌麵,再次強調。
“近期,青川同誌要熟悉工作,大家切要積極配合。”
說完,緩緩起身。
“好了,散會吧。”
......
另外三人,一句話沒說就完事了,半個小時會議,完全是幫秦青川站台。
這還不算完,第二天,常委會如出一轍。
宋金河、陳錦、柳青,三人互相配合,或直白,或委婉,無不力挺。
總結一句話:曦光發展最重要,誰要是耽誤,拿誰是問。
換言之,以後曦光市,秦青川說了算。
饒是秦青川心有準備,天胡開局,也有些震驚。
小道消息傳開,自上而下,表現各異。
體製內,覺得不可思議,隱形‘一言堂’,居然不是三巨頭。
老百姓,認為理當如此,誰有能力帶領致富,當然是誰拿主意。
......
一連一周多,全市上下,都在等秦青川行動,搞得秦青川亞曆山大,不得不熬夜,抓緊看完資料,在宋金河三人催促下,踏上調研之路。
首站,嵐丘縣。
參觀港口,縣委書記古偉牧彙報:
漁船停泊,漁獲需轉運琴島,或者雲港,加工處理,本地僅能賺取每噸五十元裝卸費。
走進漁村,聽到漁民哭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漁獲被挑挑揀揀,無儲存措施,無定價權,更沒有抗風險能力,不提台風,哪怕暴雨,也有大片腐爛。
秦青川暗暗記在心裡:有港無鏈,三無困境。
下一站,城陽縣。
鄉農機站,看到台賬,推斷出:
戶均耕地不到五畝,農機使用成本,比人工高三成,使用率不足5,科技並沒有帶來便利。
田間地頭,和老農攀談得知:
小麥收購價每斤不到四毛,辛辛苦苦一年,剛夠口糧,就連孩子學費,都要省吃儉用,已經有人改種速生楊。
秦青川默默歎息:碎片化陷阱,糧賤傷農。
第三站,青蓮縣。
在衛生局,從資料中察覺:
鐵礦貢獻全縣七成稅收,礦工塵肺病發病率,竟然高達兩成,然而卻沒有相關體檢,預防措施。
來到山村林間,村書記含淚陳述:
板栗收購價多年未變,價格太低,路網被運礦車霸占,每年都是成框成框扔掉,青壯年流失率超四成,
秦青川悄悄記下:一礦獨大,豐產不豐收。
最後,返回市轄臨港區。
走訪景區和療養院發現:
遊客集中在夏季,且人數不多,消費不高,同質化嚴重,毫無亮點,療養院空置率超過六成。
參加所謂的太陽節,聽到抱怨:
好不容易出趟門,環境不行,節目太少,體驗感極差,完全是換個地方,吃海鮮喝啤酒。
秦青川搖頭歎息:旺季人少,淡季空城,文化賦能空心化。
一圈轉下來,半個月過去。
正當秦青川準備,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研究可行性方案,接到沈畢電話:秦主任,我帶著肥羊,馬上就到。
喜歡改開,摸著答案過河請大家收藏:()改開,摸著答案過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