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一,婚期前一天,是納采的日子。
徐氏族長徐雲洛從得知徐文澤要成親的時候,老早就帶著族中守村的一些族人趕來了庭州,這段時間他就住在城外的釀酒坊。
今日,將由他帶著隊伍去納采。
鐘家在庭州城內也有宅子,並沒有選擇在折衝府辦喜事。
巳時整,徐家納采的隊伍準時出發,徐雲洛帶隊,徐文俊一身盛裝,也作為禮官持雁跟隨。
身後是十二位徐家精壯的族人組成的抬箱隊。
兩家都在城西,相距不遠,為熱鬨點,一行隊伍敲敲打打,繞了半個庭州城才來到鐘府前麵。
鐘府中門大開,作為鐘府最長者的鐘定遠著公服到門口迎接。
簡單禮儀後徐雲洛獻上大雁,鐘定遠將大雁置於祖宗牌位前。
納采的隊伍抬的箱中儘是上好的絲綢和金銀,作為鐘家女眷的刁氏收了禮單後再準備了回禮。
按風俗,回禮都是筆墨紙硯和皮革腰帶等,可鐘府還會了《女誡》抄本,寓意鐘府也是書香世家。
接著徐雲洛奉上紫檀木匣放置的求婚書。
"徐雲虎之子徐文澤,蠢愚弗教,恐不克恭承祭祀。聞尊府有女賢淑,敢請納采。"
後麵蓋上了徐雲虎的私印。
同樣,鐘定遠也奉上允婚書。
"鐘漢章之女鐘若璃,幼乏儀訓,懼忝君子。既辱來命,敢不敬承。"
後麵蓋上了鐘定遠和鐘漢章的私印。
最後一步,雙方簽下了婚書紅契,自此,徐鐘兩家連理,婚事也在衙門過了契,隻等著明日將新娘娶回家就算完成了。
來納采那必定是有納采宴的,不同於徐家大桌宴席的安排,鐘府采用的分席以示尊重。
在鐘府正廳,男左女右,分息而坐。
一場熱鬨的飲宴過後,今日的納采總算圓滿完成。
......
臘月二十二,宜嫁娶。
庭州不歸樓門口偌大的紅紙貼著“東主有喜”,所有店裡的服務人員也穿上了喜慶的大紅服裝。
徐府亦是如此。
辰時正,徐雲澤騎著駿馬出發迎親,馬身纏著紅綢,結於馬首纏成紅球。
徐文俊和李毅然等十來位差不多年齡的年輕人作為儐相跟在身後。
後麵則是龐大的百子幡隊伍,轎夫則抬著轎頂有九隻銅鳳的八抬鎏金花轎。
一路樂工不停,好不熱鬨。
這一次是定要好好熱鬨一把的,整個庭州城都會穿行一次,跟著追隨看熱鬨的百姓擠滿的兩條街。
孩童一時跑前,一時跑後,打鬨嬉戲,待銅錢一撒,歡呼雀躍。
“徐家在庭州開不歸樓也有幾年了,不歸樓的生意一直是庭州酒樓裡麵最好的,看來是賺了不少銀子,昨日送聘都是十二抬。”
“十二抬也不算什麼,女方是誰?鐘將軍的閨女啊!而且她父親在北庭也是將軍,一門兩將,這十二抬有些寒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