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大兄出去怎麼也要下午才會回來,結果剛過中午就回來了。
一進門大嗓門好遠都能聽見:“耶娘,我回來啦!全部賣完啦!”
一家人馬上聚了過來。
大兄喜滋滋的把褡褳裡的錢全部掏出來倒在桌上,一大堆銅錢稀裡嘩啦,還有幾枚滾到地上。
趙氏立馬撲了上去,雙手捧起一把銅錢。
“這有多少錢啊?”
月兒使勁爬上板凳:“好多錢啊,我們發財啦!”
大兄一摸腦袋:“我也沒數,數不清。”
臉上有些尷尬。
得教家裡人算賬,從今天就開始,徐文俊心想。
一家人一起把銅錢數了出來,共216枚。除去五斤黃豆50文的成本,賺了166文,至於自家的人工忽略不計。
“大兄,你怎麼回來的這麼早?”徐文俊想摸清楚行情。
“我才跑了五個村子就賣完了,最後還好多人沒買到。”大郎眉眼裡都是興奮。
“我聽人說周邊的村子根本就沒有賣豆腐的,隻有縣城裡挑出來賣才有,也就縣城附近的村子賣,實在沒賣完才會挑遠點,我們這邊離縣城遠,賣豆腐的來的少。”
這是空白區域,難怪了,看來可以每天多做點豆腐。
“我們這邊離縣城遠的你一天可以來回的村子有多少個?”
大郎撓了撓頭,掰起指頭算了算:“最少也有十多個吧,洗手河兩邊都有快十個。”
“嫩豆腐和老豆腐哪種好賣點?”
“老豆腐,最後剩下好幾斤嫩豆腐,彆人看沒有老豆腐才買嫩豆腐。”大郎很肯定的說。
徐文俊一想,現在做飯一鍋煮確實嫩豆腐煮久都煮化了,除非燉魚什麼的用嫩豆腐多點。
今天五個村子就消化了5斤黃豆做出來的豆腐,完全可以按十個村子的量來準備。
村民也不是每天都吃豆腐,多出來的幾個村子就輪換,保證每天10斤黃豆的豆腐能賣完。
徐文俊大手一揮:“從明天開始每天做10斤黃豆的豆腐,主要做老豆腐,免得麻煩。”
“行,10斤肯定能賣完。”大郎臉上表情堅定,耶娘也跟著讚同。
“今天5斤黃豆賺了166文,隻算10斤賺300文每天,一個月我們最少可以賺9兩銀子!”
“耶娘,我們的好日子要來啦!”
徐文俊像個領導者揮斥江山,聲情並茂。
全家不用他的情緒感染,早就眉飛色舞,激動的快管不住自己的手腳了。
“下午還有時間,我們再做點豆腐出來,晚點給族長家送過去,受了彆人的恩情我們慢慢回報,也可以順便推廣一下,以後村裡人吃豆腐可以直接來家裡買。”
阿耶沒想到二郎居然還懂得人情世故,更為高興:“應該的!”
趙氏馬上跑去廚房泡黃豆。
以前徐文俊家一年收入五六兩銀子,因為能下地的人不多,種的田少。
家裡男人多的家庭種三五十畝地的較多,一般年收入最少也有十多二十兩銀子。
現在徐家一個月九兩銀子看似挺多,那是對比農村,而且是一家人的全部收入。
在縣城裡做事有近百文一天的工價,月薪就是兩三兩銀子。
這還是打工族,一家人有三個打工的也都相當於現在徐家的收入。
更彆說那些做買賣的商人,收入更是可觀。
泡黃豆太耗費時間,等到晚飯吃完才開始做豆腐,做好已經天色近黑。
徐文俊跟著阿耶去族長家,他記憶中找不到對族長的印象,就想見見這徐家村的一把手。
徐家村大概五十戶人家,族長家自是不遠,一盞茶功夫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