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準備好了四條熏乾羊肉,一隻臘雞,需要補充什麼嗎?”虎子問道。
“可以了,算多的了。我已跟雲海村範夫子打了招呼,你在正月十五帶著二郎直接過去就行了。”
“文俊,這範夫子是周邊名氣最大的夫子,你要好好跟著夫子讀書,不可懈怠。”
“侄兒明白,定當努力學習,不辜負期望。”
徐文俊低眉順眼。
“好,你有此心思就好,不過阿伯還是要叮囑你幾句。”
“明年你8歲,這個年齡蒙學略晚,需要加倍勤奮。”
“如你能在文途走下去,到了外麵就會感到自己的渺小,所以現在的基礎要打紮實,出去才有奮起直追的底氣。”
族長語重心長。
“侄兒不會把眼光放在此處,要紮實學習,方能走的更遠。”
徐文俊眼神堅定。
族長深感欣慰,也算閱人無數,在這麼小年齡能懂得這個道理並說出這個話,未來可期。
一大一小閒聊了起來,族長越聊越覺得這孩童肚裡有貨,往往一句無意的話令人眼前一亮。
當前閒聊什麼話題,他也能說出自己的見解,往往頗有見地。
“族長阿伯,這祠堂修了多少年了?”
徐文俊似無意問道。
“可有些年頭了,當初我們家族避難來此,一無所有,十多年才慢慢的才好起來,到這裡後的第一代族長一直惦記著沒有一個好的祠堂來供奉祖先。”
“第二代族長繼承遺願,經過族人的不懈努力,才終於建了起來。此時已經過去了30年,也就是說這祠堂已經建了50年了。”
族長很是感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為何要這麼久?”
徐文俊裝作不懂。
族長笑笑:“還不是因為窮,青磚可太貴了,還要好遠運過來。聽說當年為了這個祠堂,磚都運了接近兩年時間,畢竟平時還有農活要做。”
徐文俊一副吃驚的樣子:“乾嘛那麼遠運,自己燒磚不行嗎?”
“燒磚可不簡單,整個江南府會燒磚的師傅都不到10位。”
族長可算覺得文俊有些孩子氣了。
“燒磚不難,隻需要一口好窯,然後兩點需要注意,第一就是本地適合燒磚的黏土處理好多久最適合燒製,每個地方不同,需要多試才知道。”
“第二個最關鍵,就是燒窯的師傅在燒製過程中要會通過觀察火焰的顏色,磚坯的顏色判斷出燒製的如何了。這是需要累積經驗。”
“就這樣,沒彆的難的。”
說著徐文俊雙手一攤,一副輕鬆的樣子。
看他胸有成竹的樣子,似乎?可能?
這小屁孩說的是真的?
族長有些不可置信。
“你怎麼知道燒磚的?”
徐文俊知道借口得拿出來了,不過並不擔心,求證不了的事情。
“以前有個老道士經常在河邊釣魚,我經常去陪他聊天,他什麼都說,我會做豆腐也是他教的。”
族長知道這事,此時又多信了幾分:“還教了你什麼?”
“教我炮製藥材,我家還賬的錢就是炮製藥材賺的。還有喂豬,現在家裡已經喂了七頭豬了。”
“還有什麼現在一時想不起來了。”
周邊在聽的眾人一片安靜。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