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俊雖然聽的很仔細,也隻是記在心中,沒來得及想自己的理解,可是獨孤月問話,自己的神童人設也得立住啊!
於是絞儘腦汁,仔細回憶,結合後世自己偶爾聽過的幾句佛經,總算想到了說辭。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佛法最終要靠自己頓悟,在大徹大悟之前,需要做的是不向外求、隻向內心求。”
徐文俊說完獨孤月陷入沉思,惠靈法師眼中一亮。
“悟性不錯!”
“若你修行,該如何持戒修禪?”
惠靈法師問了個最簡單的問題。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修禪為了心安,能一片直心做事,不需刻意修禪也能心安。”
徐文俊可沒想過自己要修禪,直接回答道。
惠靈法師不再言語,仿佛想到了什麼,盯著徐文俊若有所思。
獨孤月對徐文俊的回答有些意外,這小子說話似乎有些禪意,難道還看過佛經?示意徐文俊坐下喝杯齋茶。
“法師此次南行令老夫意想不到啊!”
獨孤月有些傷感,如無意外,此次就是兩人今生最後一次見麵了,心生感慨道。
“有些事情,即使到了油儘燈枯的一天,也必須去做的。”
惠靈法師回過神來,隨意回答。
獨孤月眉頭一皺,脫口而出。
“我以為你是想歸故裡,難道你南行也和那件事有關?”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惠靈法師念了一聲佛號。
“此事也不至於如此緊迫,你何須如此?”
獨孤月眉頭依舊未鬆開。
“真的不緊迫嗎?有些事情自己能做何必留給後人去做。”
“或者你問問這頗具慧根的小施主這件事情緊迫嗎?”
惠靈法師意有所指,似乎對徐文俊挺感興趣。
徐文俊本就聽的一頭霧水,此時兩人還要問自己,何事?
獨孤月熟悉惠靈法師,也看不懂他為何要聽聽徐文俊怎麼說,而且此事並不合適讓不知道的人知曉,更何況對方隻是一個少年。
但惠靈法師都不在乎,他自然無所謂,於是給徐文俊解釋起來。
原來這件事涉及到佛門的存亡,朝廷很久之前就有意滅佛。
佛教從南北朝起得到皇室青睞,輝煌無限,皇室希望依靠佛教教化民眾,所以給了佛教較高地位,甚至寺廟的土地都不用繳稅。
寺廟更是可以讓大量勞動力成為僧人,或者讓百姓依附於寺廟成為佃戶逃避繳稅。
接受布施和香火供奉得來的錢財用來開店鋪,甚至發放長生庫,也就是貸款。
寺廟的長生庫相對民間的高利貸規範很多,要求有實物質押,利息也不像民間高利貸那麼高,但也不低,所以民眾首選借貸就是寺廟的長生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