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公,朱刺史,你們覺得如果我們推出和胡服接近的款式,華朝普通百姓能接受的了嗎?”
獨孤月不知道徐文俊為何突然想到這裡,他想了一下說道。
“在京城,胡人也不少,百姓看到也不會覺得奇怪,但要百姓去穿胡服的還是比較少,反而是些達官貴人,需要騎射的時候,比如打馬球的時候,會穿著胡服。”
朱刺史也跟著說道。
“獨孤公說的不錯,京城算好的,換做庭州,恐怕好多百姓連胡人胡服都沒見過,這些奇裝怪服恐怕更難以接受。”
徐文俊歎了口氣說道。
“這就讓人為難了,我倒是有個點子可以刺激紡織業發展,達到我想要的效果甚至江南府就算不靠給外省批發布匹,自己也能消化掉江南府生產出來的布匹。”
按現在的服裝習慣,多是袍,冬天也不過就是袍子裡麵加條絝,主要是一大塊布料披在身上,製作起來不能做到常規化,統一化,完全沒有優勢。
若是能做胡服,或者說是更接近後世的上衣和褲子,幾塊布料拚接而成,放在工廠裡就可以流水線生產,每人隻用熟悉一道工序。
裁剪的每個部位都隻負責裁剪這個部位,縫合的也是一樣,這樣流水線操作效率就高了,而且節約布料。
做出不同的尺碼應對不同的需求就行。
熊司戶聽到居然能自己消化掉本府的布料,自然來勁了,忙催促徐文俊。
“你詳細說說。”
徐文俊簡單解釋道。
“若是百姓能接受胡服,隻要做幾個尺碼就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而我有辦法能讓胡服成衣比百姓自己做衣服更加便宜。”
“有這個優勢,百姓自然就會直接買成衣穿,何必還要在家裡辛辛苦苦做衣服。”
熊司戶怔了一怔,繼而說道。
“這成衣便宜百姓自然會買,可是要百姓接受還真不好說,我估計很多人都會說穿胡服有傷風化,拋棄自己的漢服去穿胡人的胡服,真是沒幾人願意嘗試。”
說著也神情低落了。
徐文俊倒是分析了起來。
“其實胡服還是有很多優點的,首先就是比袍子用料少,自然就便宜,穿著更方便,沒有下擺,袖口小,所以在騎射的時候願意穿胡服,再就是保暖更好,我們穿的自然是改良的胡服,褲子會更長些,不會有風灌進來。”
獨孤月覺得這是推廣不了的,他自己都覺得穿胡服真是有傷風化。
“再多優點也沒有人願意穿,你看看穿個胡服站在那裡像個什麼樣子,像個猴子一般,確實有傷風化。”
“隻有外族沒有文化底蘊的人才這麼穿,穿衣要講究儀態,要有飄逸之美,就算在京城有些地位的胡人也都是穿漢服。”
徐文俊想到了流水線量產衣服,自然不肯輕易放棄,還有什麼辦法能讓百姓接受胡服呢?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