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州折衝府在庭州城外東南角,馬車從南門出去,行駛了不到半個時辰就到了。
華朝實行的是府兵製和募兵製相輔相成。募兵製是百姓自願入伍,一般來說都是終身,入伍的士兵可以帶著家眷,由折衝府發放月俸,春冬還有衣服發放。
這些俸銀一小部分由朝廷發放,其他部分就是由折衝府的屯田收益來補上。
由於華朝實行的是均田製,朝廷發放土地給百姓耕種,百姓便要服兵役,這就是府兵製。
府兵一般是選取家裡情況比較好的,身體好的,男丁多的2060歲的成年男子服兵役,需要自備武器、乾糧,服兵役還可以免除家中的部分賦稅。
服兵役的兵士每年輪流守衛京城或者邊境,有軍功還可以獲得授官和錢財,官職也容易晉升,所以也有些勳官子弟願意主動服兵役為的就是晉升官職。
折衝府分為三等,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還有極少數的特等府可以達到1500人,比如北庭折衝府就是特等府,有1500人。
江南折衝府就是上府。
整個華朝共有六百多個折衝府,兵力達到了60萬。
鐘承誌一行三人到了折衝府大門就下了馬車走了進去。
來到廳堂鐘承誌熟門熟路的走了進去,直到走到最後一道廳堂的廂房,徐文俊才看到這位江南府的折衝都尉。
鐘定遠看著已經六十歲左右年齡,須發灰白,雙眼有神,精神奕奕。
鐘承誌開口介紹道。
“阿翁,這就是我說過的徐文俊,這位是他兄長。”
徐文俊和徐文澤兄弟倆立馬上前行禮。
“參見鐘將軍。”
鐘定遠單手虛托。
“不必多禮,坐下說話。”
兩人依言坐下。
鐘定遠開門見山的問道。
“聽說這練兵之法出自你手?怎麼會有此想法的。”
徐文俊恭敬回答道。
“回鐘將軍,我徐氏祖上本是武官家族,從安北府遷入江南府,族人都喜歡打熬身體,我自小鍛煉,慢慢的自己經常考慮如何鍛煉最合適,最後總結出這一套方法。”
“其實很多方法我也未曾試過,隻是紙上談兵。”
鐘定遠撫了一把胡須說道。
“經過這三個月的試練,這計劃並非紙上談兵,確實起到了效果。”
“這次請你過來是想讓你看看還有沒有什麼改良之處。”
“另外此法鍛煉,兵士的進食很重要,需要有大量的肉食供給,不瞞你說,折衝府也不是什麼有錢的衙門,若是全部兵士皆用此法訓練,也供不起。”
“請你過來也是想問問你還有沒有什麼不花費過多的訓練方法,可以讓全府兵士都可以參加訓練。”
徐文俊不用想就說了出來。
“打熬身體,足夠的肉食補充是必須的,這個肯定沒有其他方法,我的建議是這種訓練方法隻用來鍛煉精兵,也不用全府兵士都用此法訓練。”
“至於改進之處,我還需要看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