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
“陛下,郡王蕭衍即將到京,不知你有何打算?”
一位垂垂老矣的老者正在問安元帝蕭弘意見。
這老者乃是宗正寺宗正卿蕭璟,蕭弘的皇叔,專門負責管理皇族,隻要是與皇族有關的事情他皆可參與,權力極大。
蕭弘並沒有說出他的想法,而是問道。
“皇叔,您覺得朕應該殺嗎?”
蕭璟神色有些不安,繼而說道。
“既然沒有造成嚴重的後果,並且蕭銘已經畏罪自殺,剩下的人還是留下一命,囚禁起來吧。”
蕭弘似乎神色不悅,不滿他的說法,說道。
“殺不殺並不重要,您也清楚,蕭衍有本事謀反嗎?他背後到底是什麼人在作亂?除了皇族還能有誰可以指使郡王?”
蕭璟臉上有點掛不住,雖然蕭弘是一國之主,但也是他的晚輩,如此不給臉麵,可皇族謀反,令他這個宗正卿說不起話。
“我自然會將這人查出來,這等大事,我就不信他露不出破綻,等蕭衍到了京城,我也必然要他供出指使之人。”
蕭弘神色不變的說道。
“如此再好不過了,至於蕭衍的安排,先按照皇叔的意思吧。”
蕭璟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就走了。
安元帝再度拿起禦桌上的文書,心裡嘀咕,此事居然還是朕親賜的「神童」徐文俊最先發現,也不知這「神童」何時參加科舉,朕還要等多久才能見到。
正在齋舍練習書法的徐文俊莫名打了個噴嚏,手一抖,也沒在意,搜了搜鼻子,將剛剛破壞的書法作品揉成一團丟了。
今年的畢業考試還有幾個月,徐文俊打算參加了,能過就有了資格去參加京城的科舉。
華朝科舉考試也就是省試,相當於後世的國考,能考上就是進入了體製內。
每年十月,府城都會舉行秋闈,考過的學子就可以稱為舉人,舉人們會跟著十月運送稅銀特產的隊伍解送進京,去參加次年二月的省試,也就是春闈,所以舉人頭名就叫做解元。
每府每年參加省試的學子,除了參加秋闈考中的舉人,還有府縣官方學員的學子,就是徐文俊這些學子,通過了府學畢業考試就可以直接參加省試。
明年徐文俊十六歲,在華朝,參加省試的學子一般都在三十歲左右,能二十多歲參加的都算很厲害。
徐文俊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就去參加科舉,華朝建國雖然才六十多年,也沒有幾人。
徐文俊的書法參加科舉據獨孤月所說,已經沒有問題,他的瘦金體必然會是加分項。
於是,他決定最近的幾個月把所有心思都花在研習科舉試題上。
在府學,博士教導的試題經驗也掌握的差不多了,徐文俊每日便來到獨孤月府上,由獨孤月親自指點他科舉試題。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