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多飲幾次你就適應了。”
徐文俊問道。
“承誌和猴子起床沒?今日還有事,得早點走。”
蕭寧回道。
“已經起了,不過我特意過來你這裡,就是想先和你聊會。”
昨日酒宴,兩人並沒有說事,純粹是閒聊,想必蕭寧有很多話說。
屏退了侍女後,蕭寧直接問道。
“鐘承誌與你關係交好,在京城裡,雖然他家族並沒有什麼特彆高的官職之人,但出了兩位折衝都尉,手握地方實權,能量可不小,京城不少人對鐘家拉攏。”
徐文俊說道。
“他與我是府學的同學,巧合之下關係相處的不錯,也沒有彆的心思。”
話是這樣說,徐文俊知道自己的內心並不單純,平時交往也有故意引導兩人的關係親近。
蕭寧懂他,就是喜歡端著裝著,給了徐文俊一個鄙視的眼神。
徐文俊看到連忙岔開話題。
“棉花,也就是白疊子,經過這三年多,已經有足夠的種子可以開始推廣了,你派人去庭州找烏氏,我來之前已經做了安排。”
蕭寧一聽這個立馬來了精神,急切問道。
“這就是你說的棉花?普及開來可以讓華朝再無凍死之人?”
徐文俊回道“是的。”
在古代,每年冬天都會凍死人,而且還不少,特彆是在北方,城市裡冬天每天早上都會運送一次凍死的流浪漢去城外掩埋。
城市尚且如此,更何況農村了。
窮人們在冬天很多都是穿幾件麻布衣服禦寒,有夾襖的都算不錯的,至於夾襖裡麵多是填充些稻草或者破布條。
腳上也是如此,再冷,路上就算結冰,有些人也隻有草鞋穿,很多窮人冬天都是不出門的,大部分還是能穿上布鞋的,同樣裡麵塞些稻草或者破布。
所以,稍有不慎,惹上風寒,熬不過去人就沒了。
古代,冬天是最難熬過的季節,哪裡的官員能讓冬天少凍死些人,必然受到當地百姓的擁戴。
蕭寧聽起徐文俊提過一次,便時常通過猴子追問,今天可算等到消息了,忙說道。
“你給我詳細說說。”
徐文俊在庭州已經織出了棉布,推出了一些衣服,有了經驗,便將棉布做了簡單的介紹,最後再強調道。
“在冬天,棉花可以做成棉被,保暖效果很好,棉花還可以填充進夾襖,禦寒效果非常不錯,比富人們填充的絲綿效果都要好。”
“最關鍵的是棉花不難種植,產量也高,價格必然不高,普通百姓也用的起,全力種植,兩年內山南府必然會普及開來,到時候冬天凍死的百姓就少了。”
蕭寧眼神明亮,神情激動。
“思齊你可真是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啊!這麼多年,每到冬天各地衙門都憂心凍死的百姓太多,如今終於有了辦法解決,你這算是百姓的萬家生佛。”
至於此事的真假,蕭寧不會對徐文俊有絲毫懷疑。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