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和沈明遠隨即看了過來,邱祭酒遞上手中的作品。
蕭弘接過來龍目一掃,點頭稱讚。
“確實不錯!沈愛卿你看看可能定為頭名?”
沈明遠接過作品,看完之後也做出評價。
“這首作品雖然是詞作,但確實比其他作品水平高出了不少,當的起頭名。”
詩賦才是主流的作品,詞一般會認為是隨意之作,日常消遣,女子排遣寂寞多喜歡用詞,所以沈明遠才有這樣的說法。
邱祭酒還沉浸在詞中,見沈明遠根本沒說到點子上,忍不住表達他的看法。
“此詞前半闕描寫了華朝盛世,用詞簡單精準,後半闕筆鋒一轉,突出了作者的落寞孤寂,用的是反襯的手法。”
“粗看以為寫的是愛情,仔細品讀就會發現是對作者自己的寫照,孤傲而不同流俗,“千百度”表達著堅韌的性格,不達目的不罷休。”
“人生必然經過的三個境界做學問,做人,成事業,“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句詞作者已經超越了前兩個境界,直接達到了第三境界,成就了大事業,自己追求的東西往往會在不經意間出現在自己身邊。”
其他人都在細細品味邱祭酒的點評,體會其中的意思,邱祭酒已經做起的總結。
“這首詞隻可意會,不可強行講解,一講便成了畫蛇添足,破壞了無價的幸福和心酸一瞬的意境,可算的上上元絕唱!”
眾人齊齊驚呼,想不到邱祭酒會給出如此高的評價,但一細想,以往的上元佳作對比起來,此詞確實高出其他作品一個層次。
每次讀此詞都有不同的感悟,並非是文采高就可以做出來的,需要人生的積累和恰到好處的靈感,才能做的出來,當的起上元絕唱的說法。
歌舞停止,一位官員上台宣布上元文會前三甲已經出爐。
依次第三名和第二名都是成名多年的大儒所作的詩作,眾人聽到這兩首詩也覺得實至名歸。
最後大家最關心的第一名,這位官員卻賣起了關子。
“今年的上元文會第一名乃是一首詞,邱祭酒更是點評此詞為上元絕唱,在場的評審都無異議!”
這話一出,不管是台下的眾人還是附近能夠看到舞台的各處畫舫、酒樓,皆是嘩然一片。
“詞作在這樣的場合能拿第一就已經是不可思議之事了,居然敢說上元絕唱!”
“我倒要看看何等詞作能當得這般說法!”
在畫舫之上的沈雲舒已經欣喜若狂,她已經有了預感這首詞必然是徐文俊所作的《青玉案·元夕》,隻是她也沒想到邱祭酒會給出如此高的評價。
徐文俊也鬆了口氣,雖然有底氣,這首詞確實是千古上元佳作,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空前絕後之作,但沒得到這個時代的驗證終歸還是不能完全放心,到這一刻總算安心下來。
淩雲誌此刻知曉了他的作品並未進入三甲,也不意外,畢竟這等層麵的文會還不是區區考生可以參與競爭的。
他更在意與徐文俊的比拚之事,既然三甲已出,他於是提筆寫下自己的上元作品,仔細檢查一番,很是滿意,為了這首詩可花了不少心思。
台上的官員還在仔細說著邱祭酒的評語,眾人早已經不耐煩,催促著他快把這首詞展示出來。
於是,從舞台頂端落下一大幅綢布,上麵工整的書寫著徐文俊的這幅詞作《青玉案·元夕》,分明的提著徐文俊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