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雲舒本來性子軟,也不與人爭辯了,說道。
“那就看看等會徐公子會不會給你們寫詩吧。”
心裡卻在想等會要提前和徐文俊說好,不得給彆人寫詩。
隨後視線落到了舞台之上的徐文俊身上。
與徐文俊一同站在台上的還有兩位大儒,都有些年齡了,其中一位胡須都白了。
他倆本來對排名在他倆前麵的徐文俊有些不服,但一看到這首詞就心悅誠服了,不得不說,這輩子能寫出這樣一首作品也足慰平生了。
徐文俊站在舞台上,露了個臉,受了台下眾人的恭維,與他一起的前三甲就被叫進了樓中。
三人上到二樓就見到沈明遠和邱祭酒坐在下首,正位上坐著一位看著五十多歲的男子,一身明黃綢袍,正襟危坐,不怒自威。
徐文俊心裡“咯噔”一聲,心想不會是自己猜測的那位吧?
就聽到一旁的內侍叫道。
“還不拜見聖上!”
三人立馬拜倒在地,口中直呼。
“草民學生)拜見聖上!”
拜倒在地不敢抬頭,就聽到蕭弘沉穩的聲音。
“平身,勿需多禮。”
三人依言起身,眼睛盯著麵前地麵,不敢放肆。
聖上今日親臨上元文會卻沒現身,三人一點聖上到來的消息都沒聽到,這時都驚喜萬分,能得到聖上的召見對於文人可是不小的榮譽。
緊接著蕭弘勉勵三人道。
“今日上元文會,朕觀汝等佳作,才情斐然,實乃國之幸事。汝等論道古今,胸懷天下,儘顯士子風華。。。。。。望汝等日後不負朕望,以所學之長,為社稷蒼生謀福祉,共創太平盛世。”
一段老套的勉勵之言說完,禦賜了三人文房四寶等,便叫人退下,隻留下了徐文俊。
徐文俊沒想到會留下自己,腦袋裡使勁轉動,猜度為何會單單留下自己。
這時候蕭弘開口了。
“朕初聞徐文俊之名,還是當年李佰陽上奏的文書,以“曲轅犁”之功要請封「神童」,後來江南府又有過幾次上奏徐文俊之功勞,“三錠紡車”,“養殖野豬”,朕才賜下了「神童」之名。”
“這時候朕對你這神童可是期待的很,還想著何時能在朝堂之上能見到你,想不到如今你以十六歲年齡來科舉,更是短短時間在京城闖出偌大名聲。”
“果然沒讓朕失望!”
徐文俊得到蕭弘的誇讚,再度拜倒在地。
“聖上謬讚,學生誠惶誠恐。蒙陛下垂青,得此殊榮,實乃學生三生之幸。聖上聖明,以仁德治天下,以睿智啟萬民,方有今日之太平盛世。皆因陛下英明領導,朝堂清明,方使學生等有機會一展所學。”
沈明遠和邱祭酒兩人老臉一紅,徐文俊你的文人風骨呢??
蕭弘笑了起來,這馬屁拍的直截了當,沒有一點不好意思,這哪是十六歲的少年,看這行為像是混跡朝堂多年的小狐狸。
隨即說道。
“平身,在外不用多禮,隨意點。”
徐文俊站起身來。
“多謝陛下。”
蕭弘緊接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