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俊喝口茶水繼續說道。
“至於如何改良印刷術,我也早已經想好。”
說著他反手掏出兩個印章,這是他的私人印章,應該是剛剛去拿書稿的時候放在身上的。
他將兩個印章拚在一起遞到覃嗣同麵前,示意給他看。
“說穿了其實很簡單,現在的雕版印刷是一頁書籍需要一塊雕版,我們若是將這頁書籍上的字拆開,拆成一個一個單獨的字。”
“需要用時再拚湊起來,就解決了需要雕刻整塊雕版的環節,印刷的時候把這些拚湊起來,用不上了再拆開循環使用。”
看著徐文俊手中的兩個印章拚在一起,他又在拆開,覃嗣同立馬就懂了,這想法很簡單,就是需要點破而已。
“這可真是太妙了!如此簡單,為何一直沒人想到並做出來!”
“不需要大量的整版雕刻,隻需要準備一個個單獨的字,需要就拚,不用留拆開下次再用。”
“文俊,你可真是個天才!這樣的話,節省了多少雕版師傅的時間,隻需要準備足夠的字就行,而且有些師傅經常會有雕刻的廢版,既浪費了時間,又增加了成本,這樣的話就可以完全杜絕了,成本上下降了不知道多少!”
覃嗣同很是興奮。
其他三人聽徐文俊解釋還沒反應過來,聽覃嗣同一說,都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
果然,徐文俊一出手便是輕而易舉啊!
這般想法看著簡單,但獨獨徐文俊放在心上想到了。
其實雕版印刷出來也沒多久,在華朝佛教興盛,雕版印刷最早是佛教用來印刷經文的,慢慢的文人們將它用在了印刷書籍上麵了。
即使徐文俊現在沒將印刷術改良,天下能人眾多,相信用不了多久,這個辦法也會有人想到。
徐文俊看覃嗣同已經理解,也是高興,不用自己太費口舌。
“覃叔,那麼這事就交給你了,我對於印刷不懂,你安排人去改良,具體如何操作你拿主意。”
覃嗣同一口答應。
“放心吧!交給我了。”
怎不高興,名傳千古不知道會不會,現在必定會名揚天下,這等好事居然落在了覃嗣同身上,彆說還能賺錢,即使要貼錢進去他也會做!
覃嗣同雖然開書坊,畢竟讀過書,這麼多年和文房四寶打交道,比大部分人都更加在乎書籍的傳播,他骨子裡還是個讀書人。
其實改良印刷術沒有說的這麼簡單,整版印刷是一體,印出來渾然天成,而單獨的字拚湊,中間必然有縫隙,如何解決這個事情還比較麻煩。
現在的雕版是木質,木質有個問題是沾染久了墨汁,必然或多或少會有些膨脹,有了縫隙影響就大了。
常用的雕版使用的是棗木、梨木、梓木等,現在單獨雕刻字,需要找到合適的木材,要綜合考慮耐用性和膨脹,恐怕要試驗不少時間。
徐文俊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製定好鐵質的框架,將一個個的字都鑲嵌進去,能夠有效的減小縫隙,阻止印刷時的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