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四大鄉紳表態了,其他人卻還是不表態,有人硬著頭皮說道。
“家中的糧倉在此次洪災中也被淹了,受災嚴重,這次就不能參與救災了。”
“我家也是差不多,房屋都坍塌了不少,實在是有心無力啊!”
徐文俊看了看這些人,眼裡閃過一絲厲光,卻又收斂起來,毫不在意的繼續說道。
“此次洪災比曆年都要嚴重,就是因為堤壩決裂,本官想要在今年將所有堤壩重修,以防止繼續有隱患,還望大家鼎力支助。”
徐文俊也不委婉了,直接將目的說了出來。
這話一說,連四大鄉紳都有些臉上不自在,救助下災民倒是沒太大問題,修堤壩可是朝廷的事情,而且需要的銀子可不少。
甚至在場的曾慶豐都臉色一變,這徐縣令也是膽子大,這不是在大家身上刮油水,而是在割肉了。
看著在場的眾人臉色都不對勁,有些人甚至露出惱怒之色,徐文俊依舊不急不緩的說道。
“大家稍安勿躁,這修堤壩之事,自然不會由大家承擔,而是朝廷出大頭,本官自會稟報朝廷撥款。”
“這往年修的堤壩在洪水麵前不堪一擊,每年都要修,也是勞民傷財,本官立誌要在今年修出堅不可摧的堤壩出來!”
“一勞永逸,在座的諸位都是根在此地,自然都是希望沒有洪災危害,田地也能安穩產出,長遠來看,有百利而無一害,所以還請諸位與本官一起共襄此盛舉。”
徐文俊早打好了主意,等水泥麵世,就用水泥造出堅不可摧的堤壩,所以才有此想法。
他繼續說道。
“凡是捐款的家族,本官都將上報朝廷、加以表彰,並且每家族都可按捐款數額,送若乾子弟入讀縣學。”
“最後,等河堤建成後,所有捐款的家族都按順序立碑紀念!”
這話說完,下麵的眾人心思動了。
這是有名又有利的事情啊!
立碑紀念,自己的家族將永遠留在石林縣的曆史上,這份功勞出自自己擔任族長的時候,怎不動心!
這時代的名聲可是無比珍貴的。
更何況還有子孫入縣學的名額,縣學可是有直接參加省試的機會,子孫若是出息家中便是出了一位官員。
曾家如此力捧曾慶豐,不就是為了討好徐文俊,讓他給推薦一位當官的名額嘛!
上報朝廷表彰、子孫入縣學、立碑紀念,實在誘惑太大。
一時間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心動起來,隻是這捐款金額不好確定,得看大家的意思。
曾偉方知道該他說話了,站起來慷慨激昂的說道。
“曾家在石林縣也有上百年了,既然是為了石林縣百姓的百年安危,我曾家願意出資兩千兩銀子來修建堤壩!”
徐文俊雙手一拍。
“曾老高義!本官銘記於心,代表全縣百姓多謝曾氏的慷慨解囊!”
“慶豐!取來紙筆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