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廠離石林縣有點遠,在縣城的西北方,為了用水方便,特意選了靠近滄江的一處地勢平坦的地方,
隊伍行走的很慢,從縣城出來差不多走了半個時辰終於看到一塊石碑——石林造紙廠。
覃嗣同這段時間是最忙的,初期工作每項都需要他指導,可以說造紙廠就是他從零開始搭建起來,每天都住在廠裡,人瘦了一大圈,還好付出得到了回報,工人熟悉後,第一批試驗製造的白紙成功做出,也就意味著造紙廠可正式投產。
他是最希望造紙廠早日開張的,這一大早就和四大鄉紳齊齊在門口等著徐文俊,得知徐縣令還有家眷同來,又安排了幾位女眷等著陪同。
猴子這段時間一直在造紙廠給嶽父幫忙,他今日才得知徐雲虎一家人也來到了石林縣,激動的望眼欲穿。
造紙廠門口兩邊站滿了廠裡的工人,殷切的看著縣城過來的隊伍越來越近,議論紛紛。
“縣令大人總算過來了,可以正式開工了!”
“反正有工錢拿,我都拿了一個月工錢了。”
“那不一樣,徐縣令定下的工錢,多勞多得,開工後做的多工錢越多啊!”
徐文俊走下官轎時,沒想到會搞的這麼隆重,全廠的人都在門口等著他,徐雲虎和趙氏被這麼多人圍觀也有些不自在。
覃嗣同殷勤的走到轎旁扶下徐文俊。
“徐大人,造紙廠今日終於可以開張了。”
猴子眼尖,看到趙氏準備下轎,馬上上去搭手。
“嬸子,您來啦!月兒,好久沒見你,長高了啊!”
對於徐家人的到來,最高興的就是猴子,他在徐家生活了這麼久,徐家人都是他的家人。
曾偉方帶著四大鄉紳一路小跑的把一眾同行的官吏都迎接進造紙廠。
造紙廠占地麵積極大,入眼便是寬廣的曬紙場,兩邊是巨大的存儲倉庫,往裡走就是造紙車間,再往後就是生活區。
覃嗣同帶著徐文俊一眾人一路參觀,一路介紹。
徐文俊還好,他不時會過來指點下,也是看著造紙廠一點一點建立起來的,其他官員可是第一次見到這般規模的造紙廠,相比以前的造紙工坊,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覃嗣同介紹到整個造紙廠光工人就暫時需要用到近千人,大家都不禁咂舌,這等規模,每天可生產多少紙張啊!不愧是說要建立最大的造紙廠。
徐雲虎聽著身邊的人介紹這個造紙廠提升了石林縣多少賦稅,解決了多少閒置勞動力,看著自己兒子上任縣令就做出這等政績,高興的合不攏嘴。
陪著趙氏和月兒的那些女眷們,一個個滔滔不絕地講述著石林縣遭遇洪災時的情景。
她們繪聲繪色地描述著徐縣令是如何身先士卒,帶領大家奮勇抗災的。不僅如此,徐縣令還積極籌款,準備建造能用百年,最為堅固的堤壩。
趙氏聽得津津有味,臉上笑容沒斷過。
這些女眷們見趙氏如此,便專挑她愛聽的說,把徐縣令的事跡誇得天花亂墜,趙氏一路下來眼角的細紋似乎都深了幾分。
趙氏看著走在最前麵的二郎的背影挺直如鬆,步伐穩健有力,他的身邊簇擁著一大群人,對他阿諛奉承、讚不絕口,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慨。
二郎真的成人了,如今都已經當上了官。
回想起二郎小時候,每天背著自己親手縫製的書包去求學的情景,仿佛還曆曆在目,時間過得可真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