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年宴格外的豐盛,徐氏族人足跡如今遍布周邊州府,帶回來各種當地的特產,各種特色食材自然不會少。
族人到齊,早早的祭完祖,早早的開始了年宴。
今年的年宴族長可是花了大心思,特意請來了雜技和馬戲班,上麵在表演,下麵擺著幾十桌席麵。
獨孤月被邀請了最前麵的上座,族長和徐雲虎兩邊陪著,徐文俊坐在了下首。
這個時代的普通百姓表達高興的方式就是吃好喝好,徐家村的人也不例外,年宴剛開始就吵鬨聲四處響起。
有坐在前麵桌看雜技馬戲的,喝酒吵鬨的集中在後麵。
今天也沒太多規矩,長輩也不會太過在意晚輩的失禮,畢竟是過年,一年就這麼一天。
獨孤月出身名門,年歲已高,但這還真是第一次參加鄉村的年宴,看著年輕人們不顧形象的拚酒打鬨,這種放鬆的氣氛他還覺得挺新奇的。
即使徐家村現在的年宴已經不是地道的農村年宴。
徐文俊坐在最前麵的桌子,這些馬戲雜耍他也看的津津有味。
其中有個節目叫做參軍戲,著實有些意思。
參軍戲並非是參軍的戲碼,而是有點類似後世的相聲的性質,由兩個人表演,諷刺幽默的表現形式很受人歡迎。
這兩人其中一個角色叫做“參軍”,是被戲弄的對象,通過滑稽的話語和動作引人大笑,另一個角色叫做“蒼鶻”,形象相反,機智伶俐,逗弄“參軍”,一正一反的形象很有意思。
最關鍵是這表演是沒有劇本的,完全即興發揮,還要和台下的人互動,這就需要台上的兩人很有應變的能力。
這節目像相聲,又有點像脫口秀,徐文俊確實很喜歡。
就像今天的這劇目叫做《三教論衡》,說的是一位儒士,通過話語挑撥三教高人,以揭露儒、釋、道三教之間的矛盾和荒謬,這其中的批判精神確實值得讓人深思。
華朝三教並立,本是互相排斥,又互相學習吸收融合的時期,朝廷也沒有刻意引導,而這樣的戲曲也代表了現在很多文人的思想——大一統。
年宴一直在繼續,直到黃昏還沒結束。
喝酒的人今天比昨天收斂了一些,畢竟是大年三十,誰也不希望大醉一場,醒來就是第二年。
年宴終於結束,馬戲和雜技依舊繼續,廣場中間燃起火堆,有伶人帶頭踏歌,族裡人也跟著一起邊歌邊舞,最喜歡這節目的當屬孩童,圍著火堆打打鬨鬨。
徐文俊將有了幾分醉意的獨孤月送回去休息,獨孤月現在睡的都比較早。
族裡年長者按慣例坐在祠堂內守歲,徐文俊外麵熱鬨了一會也坐進了祠堂。
他一進來,話題自然就到了他身上,也難得有這樣人齊的時候給大家開闊眼界,徐文俊將自己從科舉開始一直到做官的經曆能說的都說了一遍。
都是族裡人,也要讓他們對於官場有些認識,畢竟現在族裡人在外麵接觸的人多,是要提升些眼界,他更是將一些心得,思想都直言不諱。
他開了頭,然後給個建議都說說,接下來就是一些有出息的年輕人都一個一個來將近期自己的所作所為都述說一遍,大家一起也可以給點建議。
最先的自然是徐文澤,除了徐文俊,就他一個官,還是武官,徐家本就是武官出身,可惜徐文澤的表達能力實在有限,倒是讓人調侃了一番馬上要娶媳婦了。
再後麵就是徐文信,他這幾年商行的曆練,嘴上功夫算是練出來了,算是除了徐文俊,後輩中的佼佼者。
年輕人一個一個的發言,多是在通達商行任職的,行商確實很能鍛煉人,徐家老一輩看著這些年輕人,望望祠堂裡麵先祖的牌位,心裡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