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發展的最好的地方還是江南府,徐文俊的基本盤,其他地方,全民養豬的時代還需要幾年的發展。
而種植棉花的全民化,徐文俊聯合四大布商在不計成本的儘力催熟。
從去年年前一直到今年,四大布商努力在做著這件事。
北方不少的地方都已經和當地衙門達成了收購協議,這事情還多虧了楚王在中間斡旋。
蕭寧知道聖上給徐文俊的任務是商業方麵,眼見山南府的商業欣欣向榮,一步一步好轉,心中由衷高興。
徐文俊任務完成的漂亮,必然會被聖上重用,不出意外會被調入京城負責商業這一塊。
再一個,通過徐文俊,楚王府參與的商業全部賺的盆滿缽滿,蕭寧如今的身家已經在華朝排的上號,雖然這事情隻有少數幾個人知道。
要不然他也沒這實力在全華朝推行水泥路的修建。
山南府的賦稅在通達商行的各種商業介入後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已經比以前的賦稅翻了一倍不止。
而徐文俊來了山南府就職後,知道達到聖上給出的要求要達到還不行,所以他才又推出了造紙廠和房地產計劃。
有這兩項加持和今年下半年的棉花收獲,達到聖上的要求就沒問題了。
造紙廠進入了正軌已經不需要操心,房地產也在進行中,水泥廠暫時供不應求,等待發展還需要後續的安排。
徐文俊便將重心放在了種植棉花的事情上。
棉花需要在四到五月種植,還有些時間,徐文俊也沒閒下來。
他介入山南府商會,將商會中的所有行業製定行業標準,讓行業規範起來。
徐文俊在商人中說話是極有分量的,通過一係列的政策整頓商業活動,促進了商業的健康發展,想必今年這些方麵也能為山南府增長不少商稅。
商會裡的事情處理完,時間來到了四月,山南府各縣開始了棉花的種植。
之前已經通過各縣衙門將工作安排了下去,由於造紙廠的成功,各縣百姓對於徐文俊的安排非常高興。
這也是徐文俊帶著他們賺錢,有了這個想法,百姓們十分配合,更何況隻要種植出來,通達商行就必然會回收棉花,價格都已經確定。
山南府進行的順利,四大布商去往北方的棉花種植計劃可就沒那麼順利了。
信任度還是不夠,好多縣衙對於將土地大量種植不能吃的棉花還是持懷疑態度的,最後四大布商不得不提前支付部分押金才得到縣衙的全力配合。
這一下四大布商壓力就大了,這幾年雖然賺了不少,可棉花按照徐文俊的定價來收,本就沒什麼利潤。
如今又要將全部身家全部投入進去,這風險實在太大,但是按他們對徐文俊的信任,徐文俊既然如此安排,他們也隻能咬咬牙照著辦。
銀子全投進去了,也知道賺不了多少錢,這辦的什麼事啊!
四大布商心中忐忑,好不容易趕在五月之前,所有棉花全部種植好,便急急忙忙趕到了漢陽,來給徐文俊彙報下工作。
山南府的棉花種植在四月中已經全部完成,徐文俊也在等著四大布商在北方的事情進行的怎麼樣了。
他心裡清楚四大布商的心裡沒底,了解情況的同時,也打算給他們畫個大餅。
於是,等四大布商在漢陽到齊,他沒有選擇不歸樓,而是將大家叫來了府衙。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