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內!
“大人,我和曹大人兩人思來想去,覺得將僧人們聚集在一起進行屯田,一來方便管理,二來也能讓他們迅速掌握種地技巧,還請大人示下!”
楊駿淺笑一聲,不加任何思索道:“此計甚好!就依你們所言,選城東那片荒廢的百畝窪地作為屯田之處。讓僧人們在勞作中摒棄不切實際的空談,真正體會民生疾苦。”
他指尖輕輕叩擊桌麵,眼神銳利如鷹,想了一下後又繼續道:“但不可放鬆警惕,每十人設一監工,由信得過的衙役擔任。若有僧人借屯田之名不聽安排,聚眾鬨事,即刻押入大牢!”
說完這些,楊駿起身踱步至窗前,望著遠處炊煙嫋嫋的煙火氣息,語氣放緩著道:“再安排些老農去指導耕種,待秋收時,所得糧食七成入官倉,三成留作僧人們的口糧。如此,既能充實縣庫,也讓他們明白,唯有腳踏實地勞作,方能換取安身立命之所。”
“大人英明!”
李穆抱拳行禮,麵上露出欽佩之色,他站在原地,舒緩一口氣道:“大人,沒想到幾個月時間轉瞬即逝,如今王家倒了,佛門勢力也得到抑製,眼看便是秋收之節,清豐百姓的生計安危,全係於此番豐收了!”
楊駿聽到這話,給李穆斟上一杯茶送來,點了點頭道:“這幾天處理這些事情的時候,我看了周圍的土地情況,蕎麥、粟這些作物目前來看長勢不錯,今年應該是個大豐收年。”
楊駿初來乍到這裡時,還鬨過一個大大的烏龍。那日,他目睹了鄉親們麥子大豐收後的景象,卻見他們轉而播種起蕎麥、粟米這些相對低產的作物,心中不禁生出疑惑,脫口而出問道:“為何不種植那高產的玉米呢?”
此言一出,四周的村民麵麵相覷,一臉茫然,顯然對“玉米”這個名詞一無所知。楊駿見狀,心中猛地一頓,宛如被當頭棒喝,這才恍然憶起,玉米這一作物,怕是要等到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才緩緩踏入中國的土地上呢。
李穆雙手接過茶盞,熱氣氤氳間,他望向窗外,神色卻未顯輕鬆:“大人,雖說作物長勢喜人,但我現在擔心的是,一是秋收之後,佛門名下收歸回來的土地如何處理;第二個就是秋稅如何收取?”
楊駿摩挲著杯沿的紋路,目光驟然冷冽:“李大人說的極是,朝廷實行兩稅法,秋收之後就麵臨著秋稅收取,我還是之前的意思,既然清豐的王家與佛門已除,一天鞭法實行可以說是無後顧之憂了,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至於收歸回來的土地,除了拿出部分土地作為營田進行屯兵自用外,再留有部分土地,招募流民,剩下的就靠李大人你了,要迅速對全縣民眾進行登記造冊,無地或少地之人,就是此次分配土地的主要對象。”
李穆神色凝重,微微頷首:“大人高見!隻是登記造冊與分配土地牽涉甚廣,既要丈量田畝、核實人口,又得防著有心人從中作梗。尤其王家餘孽與佛門殘餘勢力未清,恐會暗中攪局。”
李穆頓了頓,目光掃過牆上懸掛的清豐縣輿圖,試探著道:“是否需抽調衙役與甲士,協助各鄉裡正一同清查?”
楊駿踱步至輿圖前,指尖重重按在城東屯田處:“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各個鄉裡的治理還是需要靠裡正的,沒有他們的參與反倒會生出不少事端,但我有一個條件,此番登記造冊的田畝數、人口不可糊弄,數據一定要準確!”
說到這時,楊駿突然轉身,眼神如炬,“另外,明天晚上的時候,你給我一塊兒,我們去和杜家家主見個麵!”
李穆一時間內看不出楊駿此舉意圖,不由的疑惑道:“大人,這個時候找杜軒山做什麼?”
“我們這麼大動作的滅佛,清豐內的豪強、世家大戶心裡麵能不害怕?天下烏鴉一般黑,我們要做的,往往是打壓一部分人,就要拉攏一部分人,朋友多多的,敵人少少的。”
李穆立馬恍然大悟道:“大人,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此刻我才理解這話的含義。”
突然的拍馬屁讓著楊駿淺然一笑,他抿了一口茶水道:“我今日聽說,衙役還抓了一個外地來清豐弘揚佛法的小和尚?”
“正是如此,大人。您方才下令讓寺廟中的僧侶們還俗歸家,這不,就有人堂而皇之地四處宣講佛法,仿佛是故意要與您唱反調。我揣測著,此人會不會是王家暗中派來的,意在給您添堵?我已將他拿下,囚禁於監牢之中,打算等這陣風波平息之後,再做定奪。”
楊駿忽然擺了擺手道:“等等,讓他明日來見我。我倒要看看,這個懂佛法的少年,到底有何過人之處,看他能不能擔起重任!”
“大人,你的意思是?”
楊駿輕輕將茶盞置於案幾之上,動作中帶著幾分從容不迫,他緩緩啟唇,聲音沉穩著道:“待到明日,我先談一談這個懂佛法的少年,清豐之地的佛門,猶如一盤未定的棋局,變數頗多,難以捉摸。如今,主持覺遠身陷囹圄,對我們何嘗不是個機會呢?與其說是要尋覓一位自己人,倒不如說,至少不能讓新的主持是我們的敵人,不是嗎?”
李穆眼神瞬間清明,抱拳沉聲道:“大人高瞻遠矚!若能將此子收為己用,日後佛門勢力便儘在掌控之中。隻是……”
“你是擔心清豐境內的佛家子弟抱成一團,不會認可此人?”
李穆微微頷首,沉聲道:“大人,屬下的確有此考量。那些僧侶,早已背離了普度眾生的初衷,更像是一群被權勢與私欲蒙蔽了心智,爭名逐利之徒。”
“哈哈,李大人,您真是過慮了。且不說他們是否有此膽量,難道他們還真以為我手中這把利劍隻是虛有其表,中看不中用麼?”
喜歡十國風華請大家收藏:()十國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