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有聽說過銀槍效節軍?”
銀槍效節軍,是後梁魏博節度使楊師厚組建的私人衛隊,因士兵使用長槍且槍材取自魏州石屋而得名。該軍由驍勇精銳組成,待遇優厚,兼具侍衛節帥與控製地方軍隊的雙重職能,成為後梁時期魏博地區最具戰鬥力的武裝力量。
不過,後唐明宗時,朝廷設計將效節軍調離魏州,於盧台將其全數誅殺,魏博牙兵勢力至此消亡。
楊駿也是之前從著楊佐、楊佑的嘴中得知此事的,他不明白,這個時候,劉詞怎麼提及此事呢!
劉詞枯槁的手指在腰間兵符上輕輕摩挲,篝火餘燼的微光在他溝壑縱橫的臉上明明滅滅。他忽然長歎一聲,聲音裡裹著夜風的涼意:“呼,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我曾經可是楊師厚將軍的麾下大將,當年“銀槍效節軍”因朝廷處置不當而發生嘩變。晉王李存勖趁機進軍占領魏博鎮,招降包括我在內的楊老將軍舊部。”
他轉過身,渾濁的眼睛在夜色裡忽然亮得驚人:“直到此次,我見到你時,當時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將軍再世;你帶著曹彬那些輕騎追擊劉崇,我更是從這些士卒的身影中看到了“銀槍效節軍”的影子,這不由的更加堅信了我的猜測。”
楊駿心頭猛地一震,酒意瞬間醒了大半。他望著劉詞鬢邊的霜白,忽然想起楊佐曾說過的——銀槍效節軍全盛時,楊師厚跨馬立於魏州城頭,麾下五千銀槍騎士甲胄映日,槍尖如林,連李存勖的河東鐵騎都要避其鋒芒。
楊駿的聲音有些發澀道:“節帥……晚輩何德何能,敢與楊老將軍相提並論?何況銀槍效節軍……終究是成了史書上的歎惋。”
劉詞忽然低笑一聲,笑聲裡裹著歲月的滄桑:“在我來找你之前,我看到了楊佐與楊佑兄弟,當年我跟他們可都是楊老將軍身旁的貼身近衛!”
他往前湊了半步,篝火的餘燼在他眼中跳動:“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少將軍還不肯直言自己身份嗎?”
楊駿的拳頭猛地攥緊,指節抵在掌心,疼得他倒吸一口涼氣。篝火的餘燼劈啪爆開,火星濺在他的靴麵上,他卻渾然未覺。原來楊佐、楊佑兄弟早已露了破綻——那些他以為藏得嚴實的身份,竟在這位老將軍的火眼金睛裡,透亮得像天井關的月光。
他緩緩低下頭,聲音輕得像被風吹散的煙:“節帥既已猜到……何必再問。”
劉詞的聲音沉了沉,矛杆在地上頓了頓道:“老夫要聽你自己說。當年楊老將軍戰死柏鄉,闔家男丁殉難,隻聽說少公子被家將護著逃了,隱姓埋名不知去向。在後麵就隻聽過少公子有個遺腹子,如今來看,楊佐、楊佑兄弟這些年東躲西藏,不就是為了護著你嗎?”
楊駿猛地抬頭,眼眶竟有些發紅。劉詞說的這些,不知怎的,那些被刻意塵封的記憶,像被捅破的窗戶紙,嘩啦一下全湧了出來。
他對著劉詞深深一揖,脊梁挺得筆直道:“晚輩楊駿,確是楊師厚之孫。祖父當年擁兵自重,致銀槍效節軍淪為私器,最終禍及自身,晚輩不敢忘。這些年隱姓埋名,一來怕仇家尋蹤,二來……是怕重蹈覆轍。”
“好個‘不敢忘’!”
劉詞忽然朗聲大笑,笑聲震得帳外的夜鳥撲棱棱飛起:“老夫就知道!楊老將軍雖有過錯,骨子裡的剛直卻沒斷!你看你護糧時的算計,追敵時的果決,哪點沒有楊家的影子?可你比他強——你藏起了‘少將軍’的名頭,卻把心思全放在了大周的糧草、百姓的生計上。”
他上前一步,枯槁的手按在楊駿肩上,力道重得像壓著三十年的風霜:“老夫當年投晉,不是忘了楊老將軍的恩,是看清了私兵誤國的理。銀槍效節軍敗就敗在‘效節’二字——效的是節帥的私節,不是天下的公節。可你不一樣,你護的是陛下的糧,守的是大周的關,這才是真正的‘效節’。”
“老節帥說的是,祖父的銀槍能破萬軍,卻護不住魏州百姓的田壟。當年盧台水邊,效節軍血流成河,可真正餓死的,是那些被兵禍糟踐了莊稼的百姓。晚輩想試試,不用銀槍,能不能讓天下人有飯吃。”
劉詞的手忽然抖了抖,他望著楊駿,仿佛看到了兩個影子——一個是跨馬提槍的楊師厚,一個是低頭看糧冊的楊駿。前者如烈火,燃儘了自己;後者如微火,卻能暖透寒冬。
他抬手抹去眼角的濕意,聲音哽咽道:“好小子。楊老將軍在天有靈,該笑了。”
夜風卷過峽穀,帶著遠處士兵的鼾聲。楊駿忽然解下腰間的玉佩,那是塊不起眼的素玉,背麵刻著個極小的“厚”字——是他唯一帶著的祖父遺物。
“這塊玉,從晚輩記事起就帶著,今日節帥對我的話,晚輩自是時刻記在心中,今日把這塊兒玉放在節帥你這裡,若是日後我但有違背,節帥便用它砸醒我。”
劉詞握緊玉佩,玉的涼滑混著他掌心的熱,像極了這亂世裡的冰火相濟。他將玉佩還回去,沉聲道:“不用。老夫信你。你楊駿的槍,不在手上,在心裡——那杆槍,槍尖指的是北漢、是遼寇,槍杆撐的是大周、是百姓。”
他轉身往帳外走,矛杆拖在地上,聲響比來時輕快了許多:“天亮後老夫要與陛下一道前往滁州,你在天井關好好守著。等老夫回來,到時候再與你一醉方休。”
楊駿目送著那抹背影緩緩融入深沉的夜色之中,直至完全消失,方緩緩轉身,對著那朦朧的方向,不由自主地深深作了一揖,似乎是在告彆,又似在默默許下某種承諾。篝火邊,跳躍的火苗漸漸萎靡,隻餘下點點餘燼,與天邊初露的魚肚白遙相呼應,宣告著長夜的即將退卻。他摸了摸懷裡的賬簿,又摸了摸腰間的素玉,忽然覺得肩頭的擔子重了幾分……
喜歡十國風華請大家收藏:()十國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