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日!
李穆從汝州回到東京開封府,一路風塵仆仆,還未休息片刻就進宮與郭榮相見。次日,便頒布出詔書:
凡是無“敕額寺院”,全部停廢;邊遠州郡而無敕額寺院的;可保留僧、尼寺院各二所;縣城及常住居民200戶以上的軍、鎮,又沒有敕額寺院的,允許保留僧、尼寺院各一所,如無尼則隻保留僧寺一所。凡誌願出家,不僅要得到父母、祖父母如已喪則由同居伯、叔、兄)同意,男15歲以上,女13歲以上,還須念讀經文考試合格,隻在首都東京開封府、西京河南府、大名府、京兆府及青州設立戒壇進行剃度。
正月十八日,後蜀在鳳州設置威武軍。
時下的風雲變幻,猶如一局攤開的棋譜,西蜀之地顯然已洞悉大周的勃勃野心,那是對秦、鳳、成、階四州的覬覦之心。因此,西蜀方麵迅速行動,於這四州邊境增兵布防,以防不測。
而大周這邊,亦是磨刀霍霍,誌在必得。為了那四州之地,朝中上下緊鑼密鼓,全力籌備糧草軍械,誓要確保大軍出征無憂。
四月。
經宰相王溥與楊駿的舉薦,柴榮命向訓與鳳翔節度使王景、客省使昝居潤主持征討西蜀事宜!五月初一,王景從散關出兵直奔秦州,攻拔後蜀的黃牛等十八寨。後蜀聞訊後,命李廷珪等率軍迎戰。六月,向訓、王景與蜀軍在鳳州東北威武城東交戰,不利。後蜀派人聯絡北漢、南唐,相約共同出兵,以拑製後周。朝臣因向訓等久戰無功,糧草運輸困難,堅請撤兵。
楊駿此番踏上了前往前線的征途,身旁緊隨的是鐵騎都虞候王審琦,忠勇之姿,如影隨形。他深知,此刻的郭榮正背負著沉甸甸的壓力,每一步決策都似在懸崖邊上行走,是否繼續揮師進發,無疑成了橫亙在他們麵前的一道棘手難題。
七月的秦隴山地,晝夜溫差較大,且降水相對較多。楊駿勒住馬韁,胯下的烏騅馬打了個響鼻,前蹄在懸崖邊的棧道上踏得穩穩當當。身旁的王審琦按著腰間佩刀,目光掃過下方雲霧繚繞的嘉陵江穀,低聲道:“楊大人,這路比咱們在開封練的‘絕壁攀’還險——糧車要想從這兒過,怕是得拆了輪子扛著走。”
楊駿望著遠處隱約可見的蜀軍烽火台,指尖在馬鞍上輕輕敲擊:“朝臣說‘糧草運輸困難’,今日一見,才知不是虛言。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古人誠不欺我啊!”
他翻身下馬,蹲下身撚起一撮土:“秦州一帶四月還寒,糧草運到前線,得先過散關、越黃牛嶺,棧道窄得隻能容一人一馬,糧車日行不過二十裡——向訓將軍初戰不利,一半是輸在‘糧’上。”
二人沿著棧道往威武城方向走,沿途儘是前幾日交戰的痕跡:折斷的馬槊插在石縫裡,蜀軍丟棄的皮甲上還沾著乾涸的血漬,幾處被火燒過的木柵仍冒著青煙。王審琦踢開一塊帶箭的盾牌,皺眉道:“蜀軍的箭簇是鐵製的,比咱們的銅箭更沉,射程也遠——方才在黃牛嶺下,我見咱們的弩兵射不到蜀軍的城頭,反倒被他們的箭壓得抬不起頭。”
楊駿俯身撿起一支蜀軍箭簇,掂了掂分量:“蜀地多鐵礦,軍器監的鍛鐵手藝比咱們強。但他們的軟肋在‘糧’——鳳州城的糧草,全靠嘉陵江的漕船運上來,咱們若能斷了這條糧道,鳳州不攻自破。”
……
夕陽如血,緩緩沉入地平線,為大地披上了一層淡淡的暮色。二人趁著這溫柔的黃昏時分,步入了向訓的中軍大營。營帳之內,燭火輕輕搖曳,投下斑駁陸離的光影,仿佛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凝重的氣息。
向訓與王景正立身輿圖之前,眉頭緊鎖,眼神中滿是憂慮。那幅巨大的輿圖,仿佛承載著千斤重擔,讓他們難以釋懷。忽聞帳簾輕響,楊駿的身影映入眼簾,二人連忙迎上前去,神情中帶著幾分急切與期盼。
向訓親手遞上一杯熱騰騰的茶,茶香嫋嫋升起,與帳內的氣氛交織在一起。他嘴角勾起一抹苦笑道:“楊大人,你可真是來得恰到好處!如今朝中的催撤之聲,已是沸沸揚揚,奏折堆積如山。可咱們好不容易才摸清蜀軍的布防脈絡,若此刻撤軍,那豈不是前功儘棄,所有的犧牲都將化為烏有?”
言罷,他輕輕歎了口氣,目光再次落在那幅輿圖上,眼神中既有無奈,也有堅定。王景亦是神色凝重,默默站在一旁,似乎也在思考著這進退維穀的局麵。
楊駿接過茶,目光落在輿圖上“威武城”旁的紅圈:“向將軍,昨日的仗,咱們輸在何處?”
“地形!”王景忍不住開口,他指著輿圖上的威武城東峽穀,“蜀軍在峽穀兩側設了伏,咱們的步兵剛進穀,他們就從山上往下扔滾石,騎兵根本衝不進去。”
楊駿又問:“糧草還能撐多久?”
“最多十日。”負責糧草的參軍苦著臉道,“散關那邊的糧車,被蜀軍的遊騎襲擾了三次,丟了兩千石糧,還有十幾個船夫被擄走了。”
帳內一時沉默,王審琦忽然道:“末將有個主意——咱們的鐵騎在平原上能衝垮蜀軍,可在山地施展不開。不如挑五百精騎,換上蜀軍的服飾,假裝是他們的援軍,混進鳳州城,夜裡燒了他們的糧庫?”
向訓搖頭:“蜀軍查得嚴,每個入城的士兵都要驗‘腰牌’,混不進去。”
楊駿卻眼前一亮,手指在輿圖上鳳州西側的“青泥嶺”一點:“不必混進城。青泥嶺是蜀軍漕船的必經之路,那裡山高穀深,正好設伏。王將軍,你麾下的鳳翔軍不是有熟悉當地地形的向導嗎?讓他們帶五百銳士,夜裡在青泥嶺的江麵下暗樁,再用床子弩射穿漕船——隻要斷了鳳州的糧,不出半月,蜀軍必亂。”
喜歡十國風華請大家收藏:()十國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