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攥著楊駿衣袖的手又緊了緊,眼神裡滿是懇切:“你腦子活絡,又總能想出些利民又籌錢的法子,這次無論如何,可得助我一臂之力,幫我想想辦法周轉一二,彆讓擴城的事卡在錢上!”
楊駿見範質急得額頭都冒了細汗,忙輕輕抽回被攥著的衣袖,指尖隨意拂了拂袍角,眼底帶著幾分促狹的笑意,饒有興致地看向他:“範相莫急。錢這東西,說難也難,說易得也易得——隻要找對了法子,周轉之策並非沒有。隻不過,我若幫你解了這擴城缺錢的燃眉之急,你看我這兒恰好也有件事,不知範相可否……幫襯一把?”
這話一出,範質先是愣了愣,雙眸微微睜大,顯然沒料到楊駿會在此刻提條件。待反應過來其中關竅,他又氣又笑,抬手點了點楊駿,笑罵道:“好你個駿哥兒!咱們相識多年,共事也非一日,你竟趁著我急著辦事,在這兒跟我談條件、趁火打劫!你這去了殿前司才多久,怎麼倒染上了幾分兵痞裡‘討價還價’的習氣,半點不含糊!”
楊駿聞言朗聲大笑,語氣裡滿是坦蕩的詼諧:“哈哈,範相這話可就外了!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如今既入了殿前司的門,沾幾分軍中直來直去的脾性,豈不是理所應當?總不能還像從前那般,凡事都繞著彎子來吧!”
範質被他這話逗得也笑了起來,笑聲稍歇,臉上的輕鬆便散去大半,神色一正,語氣又添了幾分急切:“不跟你說笑了,駿哥兒。擴城的事陛下催得緊,鑄錢的進度又趕不上,我這幾日愁得覺都睡不安穩,頭發都要白幾根,你可千萬彆拿我打趣!”
見範質這般懇切,楊駿也收斂了笑意,神情漸漸鄭重。他左右掃了眼殿前的往來官員,往前湊了兩步,湊到範質耳邊壓低聲音,隻寥寥說了兩句話。
原本滿臉焦灼的範質,聽著聽著,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眼中的急切也被驚喜取代,等楊駿話音落下,他長長鬆了口氣,連聲音都輕快了幾分,忍不住讚歎:“不愧是你駿哥兒!果然是有辦法的人,這一出手,就把我這棘手的難題給解了,真是技驚四座!”
楊駿聞言朗聲一笑,話鋒順勢轉回先前的約定,語氣裡帶著幾分篤定的期許:“範相過譽了。不過我剛說的那樁事,與幫你解擴城之困的法子本就相輔相成,缺了哪一樣都難成。範相,我可等著你的好消息。”
範質想起方才提及的馮吉,不禁打趣道:“說起來,馮老太師若是在天有靈,見你這般為馮吉考慮,為他謀得這份差事,怕是也要心生欣慰。連我都要忍不住羨慕,馮吉能得你這般傾力舉薦。”
“範相這話可就說笑了。”
楊駿神色一正,語氣坦蕩誠懇道:“我舉薦馮吉,並非因私交親厚,而是秉持‘舉賢不避親’的道理。他性子外放,又懂文書核算,恰好適配那樁差事;換做旁人,還真不一定能把這事乾利落。我這是為差事選對人,可不是單憑私情。”
範質聽楊駿言明舉薦馮吉的緣由,心中已然了然,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裡少了先前的焦灼,多了幾分務實的急切:“好了,不說這些虛的了。你方才說的那樁事,打算什麼時候著手開始?”
楊駿微微頷首,神色認真起來,條理清晰地回道:“這事急不得,得先把前期根基打牢。首要的,是把開封外城規劃中民宅的選址範圍明確下來——哪些地塊劃給百姓建房,哪些留作商鋪經營,還有哪些是預留給達官顯貴的宅邸區域,都得標注得一清二楚,繪成詳細圖紙送來。有了這份圖紙,後續的章程才能按圖推進,缺一不可。”
“好!此事耽擱不得,我這就去工部催一催那幫人!那幫人做事有時總愛慢半拍,若不盯著催一催,指不定要把繪圖的事推到什麼時候去——眼下擴城的事耽誤不起,我親自去盯著,務必讓他們儘快把外城規劃圖紙給畫出來!”
說罷,他也不再多耽擱,略一拱手便轉身快步離去,腳步匆匆,顯然是急著往工部趕去。
……
九月十七日!
前線傳來捷報:王景率軍奮勇征戰,一舉攻克秦州。後蜀雄武節度使兼侍中韓繼勳見戰局已敗,倉皇棄城而逃,一路奔回成都。消息傳開,後蜀成州、階州守將心驚膽戰,深知無力抵抗,紛紛開城投降。此役過後,後蜀朝野上下震動,百姓惶恐不安,原本的防線已然崩解。
捷報傳至開封,大周朝堂頓時一片歡騰。文武百官身著朝服,紛紛入朝向郭榮道賀——此次收複秦、成、階三州,乃是大周謀圖天下的第一步棋,如今初戰便旗開得勝,無疑為後續大業奠定了堅實根基。
郭榮端坐龍椅,臉上滿是振奮之色,殿內的喜慶氛圍也讓他心情格外暢快。他抬手端起禦案上的酒杯,麵向群臣舉杯示意,聲音洪亮而懇切:“此次邊疆大捷,收複三州之地,實乃國之幸事!這戰功的取得,並非朕一人之功,全仗王相運籌帷幄、楊都指揮使慧眼識才,二人合力舉薦王景為帥,選帥得當、用人精準,方能有今日之勝!當為二位記功!”
郭榮話音剛落,王溥與楊駿二人連忙從朝列中快步走出,齊齊立於殿中。楊駿率先屈膝跪地,聲音恭敬而懇切:“陛下謬讚!此戰能勝,全賴陛下居中調度、擘畫全局,為大軍籌糧草、定方略,若論首功,當屬陛下聖明!臣等不過是遵旨行事,不敢居此大功。”
一旁的王溥也躬身附和,語氣堅定:“陛下所言極是,然臣亦有淺見。當初朝堂之上,諸多臣工擔憂伐蜀耗費錢糧、勞民傷財,多有疑慮之聲。是陛下力排眾議,才讓大軍得以安心出征。今日大捷,實乃陛下遠見卓識之功,臣等不敢貪天之功。”
郭榮見二人執意推功,不由朗聲大笑,笑聲中滿是豁達:“罷了罷了!你二人不必過謙。伐蜀之勝,從來不是一人之力——前線將士浴血奮戰,後方臣工統籌支援,缺一不可。今日不談功過,隻為這收複失地的勝利,來!與眾卿共舉此杯,同慶大捷!”
喜歡十國風華請大家收藏:()十國風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