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洋蹲在臨時掩體後,用望遠鏡觀察著遠處的公路。三天來的連續轉移,讓這支原本滿編的部隊隻剩下不到兩百人。
“陸參謀,軍部急電。”通訊員貓著腰跑過來,遞過一張被雨水打濕的電報紙。
陸洋掃了一眼,眉頭立刻擰緊。電報上隻有簡短的一行字:“堅守鷹嘴崖48小時,掩護主力轉移。不惜一切代價。”
“趙團長呢?”陸洋折起電報塞進軍裝口袋。
他們被敵軍主力盯上後,為了避免全軍覆沒,陸洋和趙立堂約好兵分兩路,最後在這裡彙合。
通訊員低下頭:“二營和三營...已經打光了。趙團長帶著最後七個人炸毀了橋梁,沒能撤下來。”
陸洋閉上眼睛,雨水順著他的臉頰流下。再睜開時,那雙眼睛已經恢複了軍人特有的冷靜。
“通知所有還能動的戰士,半小時後向鷹嘴崖轉移。”
當殘存的戰士們集結時,陸洋默默數了數——一百五十七人,其中十二個帶著傷。彈藥所剩無幾,每人平均不到三個彈匣,手雷加起來不到兩百枚。
武器彈藥連一次大規模攻擊都支撐不下去。
小張掛著繃帶走過來,臉色仍然蒼白,但眼神已經恢複了堅定。
“陸參謀,電台修好了,但電池隻夠維持六小時通訊。”
“足夠了。”陸洋拍拍他的肩膀,“你跟著醫療隊先走。”
“不!”
小張突然提高了聲音,“我是通訊兵,應該在前線!”
陸洋盯著這個曾經恐高的通訊員,看到了對方眼中燃燒的火焰。
他點點頭:“去準備吧,把重要文件都銷毀,隻帶密碼本。”
鷹嘴崖地形險要,一條盤山公路從峽穀中穿過,兩側都是近乎垂直的峭壁。
陸洋將剩餘兵力分成三個戰鬥小組:一組由李鐵柱帶領,埋伏在公路拐角處;二組占據製高點,負責火力壓製;他自己帶領三組作為機動力量。
“記住,我們的任務是拖延時間,不是死守。”陸洋在戰前部署時強調,“每組堅守八小時就輪換,利用地形節節阻擊。”
第一波敵軍在黎明時分出現——三輛裝甲車打頭,後麵跟著大約兩個連的步兵。
李鐵柱的小組放過了裝甲車,等步兵進入伏擊圈後突然開火。居高臨下的射擊讓敵軍損失慘重,但很快招來了炮火還擊。
“撤!按計劃撤退!”李鐵柱大喊著,帶領戰士們沿著預設的撤退路線撤離。
他們剛離開陣地不到三十秒,原來的位置就被迫擊炮炸成了火海。
陸洋在指揮所看著這一切,轉頭對小張說:“通知二組準備接敵,一組撤下來休整。”
戰鬥就這樣持續了整整一天。
三個小組輪番上陣,利用地形優勢不斷消耗敵軍。但到了第二天傍晚,情況急轉直下——敵軍調來了坦克。
黎明時分,陣地上彌漫著硝煙和血腥氣。陸洋靠在戰壕邊,用繃帶纏緊手臂上的傷口。
昨晚的激戰中,一塊彈片擦過他的胳膊,留下一道猙獰的血痕。
“陸參謀,軍部急電!”
小張跌跌撞撞地跑來,遞上一份沾著泥土的電報。
陸洋展開一看,眉頭立刻擰緊。電報上隻有簡短的一行字:“八七一師已向你部馳援,務必堅守至明日正午。”
他抬頭望向灰蒙蒙的天空,雨絲依舊綿密。這意味著空中支援無法及時到達,他們必須獨自麵對敵軍的猛攻。
“傳令下去,加固工事,清點彈藥!”陸洋的聲音沙啞而堅定。
戰士們迅速行動起來,用沙袋和樹枝加固戰壕。
李鐵柱帶著幾個老兵在陣地前沿埋設地雷,一營長則組織人手搬運傷員到後方的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