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鬆開棉衣上麵的兩個扣子,感覺涼快了一些。
東北的寒露時節,早晚有些涼,特彆是進山,不穿棉衣根本頂不住。
靠山屯還是記憶中的模樣,屬於興安嶺地區。
這裡的大山,綿延數百裡,地形複雜、瘴氣叢生。
興安嶺對趕山人而言,是無儘的寶藏。對平常人,卻是有莫大的危險。
一豬二熊三老虎,四豹五蜂青皮子,哪一樣不要人命?
都說靠山吃山,這句話對,也不對。
靠山屯裡,村民平常隻敢在林區外圍撿一些蘑菇、菌子和木耳,補貼家用。
真正去趕山打獵的,卻是少之又少。
村西頭,就是通往42號林區的路。
一路上,人煙稀少,沒什麼村民敢往這裡走。
畢竟,野豬和狼覓食,都是從這裡出現的,一般來說,村民們都避這裡如蛇蠍。
陸明洲卻是心情輕鬆,如同閒庭信步。
他肩上扛著鎬頭,嘴裡嚼著玉米餅,還哼著老歌:“日落西山紅霞飛……”
進山的道路不寬,鋪了不少高高低低的石子,旁邊的枯草在秋風裡瑟瑟發抖。
他沿著石子小路,一直往前走,一刻鐘左右,視線裡出現一座矮小的石頭建築。
這是一座荒廢的山神廟。
由於長期沒人打理,周邊的茅草和雜樹,長得比廟還高,看起來有些陰森。
透過廟門,可以看到正中間,有一座泥坯神像,上麵布滿蜘蛛網一樣的裂痕。
廟裡的門窗保護良好,隻是裡麵落滿厚厚的灰塵,地上的蒲團也是腐朽不堪。
老人們常說:“寧宿孤墳,不進荒廟。”
陸明洲卻偏偏不信邪,提著鎬頭進去了。
他朝山神作了個揖:“打擾了,莫怪、莫怪!”
“嘿!”
下一秒,他腰腹和雙手同時發力,高高地揚起鎬頭,對準供桌前的地麵,重重地挖了下去。
泥土飛揚,塵土四濺。
很快,他就挖到一個長方形的實木箱子。
打開箱子,裡麵靜著一個長條形的物件,被塑料膜包裹得嚴嚴實實。
他拆開塑料膜,一把嶄新的56式半自動步槍、一把三棱軍刺、200發7.62子彈以及一把軍用匕首,出現在他眼前。
這是他前世聽說的,東北一個悍匪落網後,供認的埋槍地點。
他咧嘴一笑,謝謝了,悍匪哥!
他拿起槍,一種熟悉的感覺傳來。
真好,自己對這種槍特彆熟悉,威力大、精準度高,唯一的缺點,就是射速慢。
但對於陸明洲而言,已經足夠了!
麵對猛獸的時候,往往隻有一槍的機會,因為開第二槍,它已經撲上來了。
這個時候,得用匕首!
“哢嚓!”
閃著寒光的三棱軍刺穩穩地安裝在槍身上。
陸明洲隻拿出20顆子彈,其餘180發,被他轉移到另一個地方掩埋起來,並做了偽裝。
他把匕首綁在腿上,在橋夾內裝入10顆子彈,壓入彈倉。
他背著槍出門,腰杆筆直,渾身散發出懾人的氣勢。
喜歡饑荒?不存在的,我打獵養活全家請大家收藏:()饑荒?不存在的,我打獵養活全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