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很快召集軍中謀士與基層將領議事,將自己的想法說了,沒想到眾位將領不但沒有什麼反對意見,反而大多數人都是讚成,張虎也是驚掉了下巴。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開始實施,夷洲當地土人哪裡能打的過武裝到牙齒的新軍呢,不到一年的時間,張遼發動了多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周邊的土人可就遭了殃,司馬青在時,都是土人聯合來打駐軍,以防守為主,到了張遼來時,方圓幾百裡土人被打的不見了蹤影,土人的男女被抓了幾萬人,適齡女人都讓張遼賜給軍士當女人,男的都被戴上枷鎖當奴隸讓他們服侍軍官,一年多以後,張遼的部下都成了大爺,一個個都有了家室和奴隸,享福的很,唯獨張遼不放鬆的就是訓練,按照周瑜龐統給的練兵之法,訓練更加嚴格。那些軍士也是刻苦訓練,因為他們知道,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張遼將軍給大家爭取來的,而且都是靠從當地土人手裡搶來的,既然要搶,當然首先自己要強,那些土人的戰鬥力可不是蓋的,土人都是狩獵出身,射箭極其精準,而且整日在山裡追逐獵物,體力也比江東來的人馬要強,隻是身材矮小,而且沒有盔甲不懂排兵布陣,所以與張遼軍打仗才吃虧。更讓張虎吃驚的是,今年入秋以後,這些女人開始陸續有了孩子,張遼非常注重這些,對於女人生孩子的軍卒都給一些假期來照顧家裡,並且發放些糧食作為獎勵,這些軍士更加擁戴張遼。張遼命軍士帶奴隸和女人還有那些江東送來的囚犯開墾土地,種植糧食,夷洲駐地一片熱鬨升騰。周瑜命人開辟了海上商路,將大陸的物資源源不斷運往夷洲,因為同屬江東,又沒有像曹劉兩家那樣多的稅賦,其他商家也都開始跟著周記商隊來往夷洲,同時也將夷洲出產運回江東,張遼把新城命名為新陸,意為一塊新的陸地,同時擴大城池,給來的商旅都免費一塊城中商鋪。隨著陸續有江東人來這裡做生意,夷洲的名聲也越來越傳了出去。事情傳到曹操耳朵裡,曹操差點氣吐血,咳嗽了半天才喘著粗氣叫道:“我並未負文遠,文遠為何負本王!”並命人將張遼家人捉來全部斬首!然而華歆等人回奏道:“大王,張遼家人早就不知去向,另外去年張虎將軍出城後未歸,估計也是一同降了江東!”
曹操恨道:“給我查,到底哪裡出了紕漏,我要你追查到底!”說完頭疼欲裂,命人找禦醫來醫治,眾禦醫也是束手無策,曹操疼到難捱,隻得問華歆道:“華佗可有徒兒在洛陽,快讓他給我醫治,就按華佗那個方案吧,總比活活疼死要好。”
華歆含淚道:“大王莫急,我這就派人去找。”哪裡去找,出來宮門的華歆一溜煙跑到自己住處也病倒,一個月人瘦了十幾斤,都脫相了,奄奄一息。曹操聽到也隻得作罷,還能因為華歆病了把他砍了麼?明知道他是辦事不力怕自己責問而裝病也沒辦法。
這一日,曹操頭痛不已,服用了禦醫的藥稍微緩解,曹丕慌慌張張跑進來道:“父王。”
曹操氣道:“子桓,你慌張什麼?”
曹丕擦了擦額頭的汗道:“父王,劉備與諸葛亮出兵二十萬出兵西涼,司馬懿已率軍駐守渭濱。探馬來報劉備已下書約江東共同出兵圖我疆土。”
曹操聽到這裡驚地出了一身冷汗,頭疼反而好了些,趕忙坐起道:“江東出兵沒有?”
曹丕道:“父王,還沒有。”
曹操將眼睛微眯,想了一會兒道:“子桓,你將眾謀士叫來。”
不多時,眾謀士齊聚曹操議事廳,曹操半臥在榻上,劉曄董昭賈詡荀攸等人都來到榻前對曹操問安。曹操安撫眾人已畢,將劉備與江東情況與大家說了一下,其實眾謀士早就知道。
劉曄道:“大王不必憂慮,雖說劉備下書江東,然江東尚未出兵,說明江東那裡還有餘地。”
曹操點點頭,他思慮的也是如此。
劉曄繼續道:“大王,我所慮者司馬懿將人馬收縮至渭濱,將西涼城池讓給劉備,複奪就困難了。”
曹操默然不語,荀攸道:“大王,我料司馬懿必有所謀,他不是那種無的放矢的庸才。”
董昭道:“大王何不派人去探探虛實,如果司馬懿無故退卻,再責不遲。”
曹操歎息一聲道:“諸公都乃濟世之才,司馬懿也是跟隨孤多年的老臣,其治軍有方,謀略過人,既然孤命他統兵雍涼當用人不疑,這樣,子桓,你令夏侯淵帶五萬人馬,將曹洪帶去,再多帶慰勞之物,送給司馬懿,其餘不必多言,好言安慰即可。”
“謹遵父命。”曹丕慨然道。
曹操又道:“我所慮者,江東也。孫權誌在四方,周瑜龐統魯肅都乃當世俊傑,況江東連戰連勝,士氣高漲,若其攜縷勝之餘威,攬三江之眾,趁西麵戰事出兵許洛青徐,我軍雖眾,雙拳難敵四手,勢危矣。”說完看向眾人。
荀攸道:“大王可派一舌辯之士去往江東,下天子詔書,封孫權為王,孫權若受,乃與我同為帝師,師出無名。如若不受,再儘起人馬抵擋不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賈詡搖頭,曹操問道:“文和,你有何說?”
賈詡拱手道:“大王,不必派人加封,孫權乃人中之俊傑,前者既下宛城而不繼續攻取許都,就是他還沒有圖中原之意,若有,當日便圖,何等到今日。大王可給孫權發一書信,約請他進攻益州。孫權的目的是整個天下,他定不希望我們做大,然而他也不會希望劉備做大,所以他最大的可能是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我們贏了,他們順勢打益州,劉備贏了,再起兵圖中原。”
曹操笑著點頭道:“文和所見和孤一樣,來人,筆墨伺候,我給孫權親自下書。另外派人給子文曹彰)傳令,命他屯兵許昌,命樂進於禁輔之,另派子丹曹真)鎮守徐州,子孝曹仁)守汝南。各將兵五萬,以防守為主,確保疆土。令文烈曹休)調兵來洛陽駐紮,三路接應。”
曹丕立刻傳令下去。曹操安排完畢,對曹丕道:“子桓,元讓如何了?”
曹丕道:“父王,夏侯叔父現在箭傷早愈,不過身體虛弱,在床榻上整日嚷嚷著要回到軍中,為國效力。”
曹丕笑道:“子桓,切莫允他,他性格剛烈,如到軍中,一定要上戰場,那可不得了啊。”
曹丕道:“謹遵父王旨意。”
曹丕出得曹操這裡,迎頭見一人將一個紙條遞給自己,一言不發就走了。曹丕心中疑惑,紙條上隻寫著某某處相見,也沒署名。想不去,又覺得此中必定有事,於是連忙趕往地點,原來是個普通小院。敲開門,一個又聾又啞的老人引著曹丕進入後堂,奉上茶水,過了一會兒,賈詡從門口走進來。
曹丕疑惑道:“老愛卿,您找我如此機密必有要事。”
賈詡走上前來道:“少王,曹子建要回來看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