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澄縣王家村的一個茅草屋上掛了鎖,裡麵一家三口朝著白水方向走去。
“爹爹,真的有好吃的嗎?”
“真的,爹爹從來不騙人,等會你高舅舅會來接我們的!”
“好耶!”
四五歲的孩童不知道背井離鄉的愁。
隻知道能吃飽肚子了,一路上開心的笑著,衝淡了離鄉的哀愁。
一到村口,就看到幾個背著行囊的人等著。
“高大哥,我們走吧!”年輕人回頭看了村子最後一眼。
“咱們去的地方離這裡不遠,想回來半天就趕到了。”
高大哥安慰道。
“妮妮,你看舅舅給你拿了什麼?”
說完從懷裡拿出一個布包著的白麵餅。
“謝謝舅舅!”妮妮小聲說道。
……
與此同時,李冰也沒閒著。
工業區裡,李冰拿著圖紙找到鄭全有。
“這東西是火炮,但是有些不一樣!”
李兵解釋道。
看著圖紙上炮台和炮管之間的退製結構,鄭全有陷入了沉思。
李冰用手指著圖紙著:“這種炮從後麵依次填上火藥,炮彈。”
鑒於現在的新型煉鋼技術,李冰很大膽的采用後裝炮這一方案。
並且大膽的用了常見的9磅後裝滑膛炮。
以現有的技術,這個口徑不怕炸膛,大不了炮管內壁加厚就行了。
“我改良過圖紙了,這種炮分三個型號,一種放到城牆上,重兩千三百斤,還有一種四匹馬可拉著移動的,重七百斤!”
“雖然咱們縣城沒馬,但是馬會有的,炮也會有的!”
鄭全有看著圖紙,看著密密麻麻的零件,有些頭疼。
“一般大炮打完不是會往後退嗎?這個下麵的退製結構能保證打完之後複位,射擊更快!穩定更好!射的更準!”
李冰拿起一個小模型給鄭全有演示到。
經過李冰這麼一說,鄭全有這個老匠人立馬明白了這種結構的好處。
很快鄭全有就有了打算。
“李大人,這些炮管可以一體澆築,但是這炮架太過精密,怕是……”
李冰也知道有些強人所難了,現在的工業水平遠遠不夠。
“隻要把上部分製作出來就行,下麵部分用大輪子代替,方便運輸就行。”
隻不過沒有液壓複進裝置,就變成架退炮了。
“好,沒問題。”
“可以把藥室做大些,這樣炮彈打的遠,膛線這東西,唉,不知道閒魚上有沒有賣銑床的?”
“鹹魚?大人,這裝藥室我知道,可這鹹魚跟火炮有什麼關係嗎?”
“額,沒有關係!”
不過李冰還是給鄭全有講了膛線和作用。
鄭全有已經不考慮李冰是不是想造反了,他隻想製造李冰交代的奇奇怪怪的東西。
“李大人,這新炮叫什麼名字?”“阿姆斯特朗炮!”李冰說道。
“好奇怪的名字啊!”
阿姆斯特朗炮前期是後裝線膛炮,後期為了效果和成本是前裝線膛炮。)
給鄭全有交代完火炮主體和炮彈製作之後,李冰又找到火藥作張達。
“張達,你會做紅衣大炮發射炮彈的火藥嗎?”李冰問道。
李冰手裡有改良後的黑火藥配方和化學火藥的原理,如果不是查的嚴化學火藥也能搞些出來。
在李冰的幫助下,張達這個火藥作,已經改良過黑火藥了。
那威力李冰很知足了。
張達看了一眼李冰,道:“李大人,我就是做這個的,你說會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