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元年,延安府通判張允登寫到:自去歲無雪,今春樹皮儘剝,有婦易子而食。
明廷依舊苛捐雜稅,秦晉之地饑荒連年。
陝西安塞縣
一個官吏帶著惡衙役,凶狠的對一家百姓喊道:“你們再不把田賦稅錢交了,我就把你們的女兒帶走抵賬了!”
百姓們欲哭無淚,隻能看著官吏帶走自己的兒女。
一個私鹽販正好看到官吏帶著打手到各個地方征稅,交不上來就讓百姓們賣兒賣女。
這個私鹽販子正是高迎祥,他年輕的時候以賣馬為業,所以騎馬射箭都很厲害。
高迎祥為人灑脫豪爽,結交甚廣,並且為人仗義,在鄉裡很有名望。
他忍不住了,跟手下的仆人說道:“好漢們敢不敢殺惡吏,救百姓?”
手下也都是好漢,大叫:“打惡吏,救百姓!”
見到手下齊心,高迎祥一馬當先,走到一個惡吏麵前。
當眾折斷縣衙“催科令箭“,大喊:“今破家起事,不為封侯,但求父老碗中有粟!“
然後身著白袍頭戴白巾,拿著刀騎著馬衝向惡吏。
惡吏一直仗勢欺人,哪裡見過這樣的猛人,大叫:“啊,造反啦!”
“你們快開門讓我們進去躲躲啊!”
周圍的百姓聽到後默契的將房門關上,不讓官吏們進去。
這下這些隻會魚肉百姓的官吏在刀口舔血的鹽販的對手呢?
隨著慘叫聲傳來,官吏們也開始了最後的掙紮。
戰鬥很快結束了,高迎祥染血的白袍隨風飄著,騎在高頭大馬上,好不威風。
看著閉門不出的百姓,高迎祥騎著馬,帶著眾多小弟,圍著村子喊道:“與其坐而饑死,何不盜起義)而死。”
一連喊了很多次。
百姓們從大門探出頭,看著高迎祥。
“高老大,你願意帶我們反了嗎?”
“反了!”
“嗷嗚~”陝北的百姓們都十分高興,紛紛揭竿而起,跟著高迎祥起事。
高迎祥所到之處,饑民們紛紛響應,不過短短幾天時間,就有數千饑民跟著他一起起義。
每到一處,就高喊:“不為封侯,但求父老碗中有粟!”
威望一時無兩,一直打到縣衙。
讓安塞的知縣嚇得緊閉城門,瑟瑟發抖。
“這群刁民,敢殺我的人!”知縣在城牆上看著高迎祥搭箭射死一個守城牆的衛所兵。
看到高迎祥又準備射箭,
趕緊蹲在女牆角落,不敢再發出聲音。
隻敢小聲嘀咕:“等我書信一封,遞給皇上,派兵繳了這個賊寇!”
高迎祥這麼亂搞一通後,其他地方的百姓發現官府好像也沒什麼本事。
於是各個地方的百姓開始商量:“讓我們效仿王二好漢和高迎祥老大反了這狗屁朝廷!”
“狗屁朝廷!”
有了這些先驅者後,起義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高迎祥是個真正的好漢,他是個鹽梟,不缺錢,但是看到百姓們受欺負,還是義無反顧的造反了。
安塞搶的糧食養活不起流竄的饑民,高迎祥便將目光耵向了延安府。
如此一來,延安府也被打的不要不要的。
他采用流動作戰模式,以搶官府和鄉紳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