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乾這行的風險很高,大部分時間點燈子都在清澗瞎逛。
遇到良善的大戶,就帶著少部分人去要糧食,當然人家也可以不給。
這時候,就該部下站出來了。
點燈子部下:“我們三千人站在這裡,就問你怕不怕!”
大戶:“!”
趕緊給糧食打發走,點燈子也是個講誠信的人,拿到糧食就用小本子記下,然後說道:
“今天借了你二百石糧食,等旱災結束,我會讓鄉親們還給你糧食的!”
大戶:“不用還,不用還,你們彆再來就行了!”
該說不說,這點燈子還是挺講道理的,就是並不多。
等到把清澗轉悠完一遍後就去延川、綏德一帶搶搶惡大戶,打打縣城。
養活三千流賊在短時間還是沒什麼壓力的。
此時的點燈子可謂漫無目的,有時候要不到糧食就靠吃山間蓬草為生。
陝西作為回族、蒙古族、和漢族的雜居地,自然少不了回族人抗爭。
延安府和綏德州以及甘肅隸屬陝西)東部平涼、慶陽等地都有大量回回。
延綏邊軍因為軍政廢弛,土地兼並情況嚴重,普通軍戶已經將近一年沒有見到軍餉了。
而回族的邊軍從天啟年間到現在已經三年沒發餉了。
作為邊軍的馬守應和其他邊軍因為沒有糧食軍餉,無衣無食,
忍無可忍紛紛要餉。
明朝軍官依舊狗叫道:“哪裡沒發餉?這麼多年都是這麼過來的,
不要睜著眼睛亂說!我們很難的……哪裡沒發餉?”
接著對這群被拖欠一年軍餉的邊軍嘲諷道:
“有時候找找自己的原因,這麼多年了軍餉有沒有漲,有沒有認真打仗?”
格底目派信徒對宗教寬容,國家忠誠)的馬守應都聽不下去了,拿出長槍,直接捅死了軍官。
隨後扯旗大喊:“反了這狗屁監軍,拿回屬於我們自己的糧食!”
其餘邊軍紛紛跟著馬守應,有了隊伍,因為是回族人,馬守應給自己起個老回回的匪號。
開始了他的起義之路。
好巧不巧的是,他居然遇到了高迎祥這個好漢,一拍即合,非要認高迎祥為大哥!
點燈子看著地圖上的延慶府,陷入了沉思。
對著手下的百姓們說道:“這麼大的府城,一定有很多糧食!”
“我們去借點糧食吧!”
手下欣然應允,隨後就遇到了在延慶府周圍的高迎祥部。
看著手下上萬的高迎祥,點燈子差點當場跪下唱征服。
終於抱上大腿了!
高迎祥是個好人,他造反是因為看不得百姓受苦,他一個賣私鹽,販馬的真不缺錢。
所以看到被逼上梁山的流賊點燈子便起了招攬之心。
因為起義的都是些大老粗,邊軍之流,遇到點燈子這個秀才是真的欣賞。
由此,高迎祥部人數正式過了兩萬,風頭正盛。
並且他的起義隊伍是由夷漢降丁組成,堅甲鐵器,兵有紀律。
……
白水縣,一切都已經進入正軌了,百姓們將小麥種上,等著來年收獲就可以了。
但是也不像專家說的那樣種過了就不管了,還有澆水,除草,防蟲……
深井也逐漸朝著縣城遠處修建。
李冰最近狠抓民團紀律,幾乎和民團一起吃住的地步。
民團兵們:“嗚嗚,感動,李大人居然和我們這些粗人一起吃飯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