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問道:“那怎麼讓他回來?”
周延儒:“讓袁崇煥喊他回來就行了。”
事情似乎到此結束了。
祖大壽帶著精銳回來保護皇上,皆大歡喜。
皇太極占領了遵化、灤城、永平、遷安四城,派貝勒阿敏鎮守。
等有機會了再以這些地點為基地掠奪一番。
明廷的邊軍也沒閒著。
此時勤王的軍隊已經達到了二十萬人。
山西總兵張鴻功帶著五千山西兵勤王。
山西巡撫耿如杞帶著三千太原兵勤王。
陝西三邊總督楊鶴派總兵勤王。
以及各地總兵都率軍前來北京城下勤王。
巡撫是不用親自去的,如延綏巡撫張夢鯨沒有接到勤王的政令,擅自去的。)
本以為二十萬明軍趕走一個皇太極應該沒什麼問題。
事情就出現在這裡。
勤王的明軍倒不是怕清軍,大不了一死嘛!
問題是勤王的軍隊餓了好幾天了。
明朝有個奇葩的規定,軍隊到達“汛地”要駐防的地方)當天,朝廷是不發口糧的。
初到之日,不準開糧,次日,列營汛地,乃準開糧。
朱由檢:“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不過宗族之法不可變。”
最主要的是能省下來一天的口糧,這點崇禎還是算的十分清楚的。
第一天:
山西總兵張鴻功帶著勤王的軍隊到了京城之後,兵部:
“你帶人去通州駐守!”
張鴻功對手下道:“得嘞,今天你們先餓一天,等明天我帶你們吃好的!”
手下的士兵:“唉,好吧,聽總兵的!”
至於這些明軍自己帶的乾糧,早在趕路的時候就吃完了。
再說了,崇禎給他們發的軍餉也沒有發齊啊!
第二天:
山西總兵張鴻功:“將士們,想必今天朝廷就要發口糧了,我們可以開飯了!”
朝廷發的口糧沒等到,卻等到了兵部的又一調令:“山西總兵張鴻功帶軍隊駐守昌平!”
這樣一來,朝廷又能把當天要發的軍糧省了下來。
崇禎和兵部:“機智如我!”
張鴻功心中氣憤,但君命難違,沒辦法。
滿懷愧疚的找到手下的兵士:
“兄弟們,戰事吃緊,我們又要換防了。”
“啊?”
“我們餓啊!”
“……”
發完牢騷,終究還是要聽朝廷的調令。
到了昌平,
張鴻功手下的心腹:“將軍,我們明天不會還被調換防區吧?弟兄們好幾天沒吃飽飯了,火氣都很大啊!”
張鴻功也滿臉無奈:“應該不會了吧?朝廷的人不會這樣的沒底線”
心腹:“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啊!”
張鴻功:“!”
想想都可怕,餓了三天的饑兵,什麼做不出來?
這時候手下的兵士找到了張鴻功:“將軍,如果明天還被調換防區的話,弟兄們就要餓死了!”
“對啊,對啊!”
張鴻功無奈:“我去找巡撫耿如杞去給皇上說下。”
穩住兵士後,張鴻功久久不能平靜。
兵士們憤憤離開後聚在了一起。
私底下,一隊兵士在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