徭役們跟著白水縣外派的匠人,修建地基,平整道路。
一個臨晉的徭役:“看,新東家又拉來了糧食,這次整整三十多車呢!”
“太好了,我們這下不擔心乾活沒飯吃了。”
一個匠人找到了王二:“王隊長,我們需要在這裡到碼頭修建一條大路,這些百姓能不能多留幾天?”
王二麵露難色:“這些人是臨晉縣的百姓,是算服徭役的。”
“你知道,服徭役是沒有錢,還受累的,雖然我們給了一些糧食。”
“但是怕他們不願意啊!”
匠人:“實在不行再給臨晉知縣一些銀子吧!”
一個路過的臨晉徭役:“東家,誰說我們不願意了?”
“一天三斤糧食,哪個誰不願意我砍了他!”
其他徭役聽到後紛紛趕了過來:“東家,我們一定好好乾活,彆給知縣那些冤枉錢。”
“實在不行我們把家裡老小都接過來乾活,不要錢!”
“我們不怕累,就怕乾了活,什麼也沒得到啊,家裡還靠我們生活呢!”
王二:“大夥聽我說,我們這活要好幾個月,大家不用擔心,每天都會發糧食。”
“我們剛從碼頭拉了很多糧食,還有工錢。”
“等大夥乾夠三天,我們發一次工錢!”
“咦,還有工錢嗎?東家,以後你們有活乾想找我,我什麼苦都吃得!”
“還有我!”
作為臨時工,三斤糧食是每天一發的,所以不存在什麼拖欠工資。
臨晉的百姓們聽得熱血沸騰,沒想到知縣找的服徭役這種苦差事,遇到了個好東家。
王二點頭:“好,大夥加把勁,晚上的飯食裡有肉!”
這下臨晉的百姓乾的更起勁了。
臨晉的知縣已經好幾天沒聽到有人訴苦了,於是好奇的去王二所在的地方視察。
帶著家丁和仆人,臨晉知縣看著像蜜蜂一樣辛勤工作的臨晉百姓,睜大雙眼。
“這不對勁兒,以往的徭役不是偷懶就是偷跑,這些人怎麼轉性了?”
“一定是這個王德發對他們太過苛刻。”
“算了,反正這些賤民們累死了也好,我就不用擔心他們像其他地方的人一樣造反了。”
師爺:“老爺,不對勁啊,這些百姓怎麼乾著活還在笑呢?”
“不應該抱怨幾句嗎?”
臨晉知縣喊來仆人:“你去問問怎麼回事?”
仆人邁開兩條短腿朝著徭役方向跑去。
不多時,仆人滿臉震驚的跑到知縣麵前。
“老爺,這些徭役說,這王德發每天給他們發三斤糧食呢!”
“他們乾活都有勁了!”
師爺一拍雙手:“老爺,這王德發也不是好東西啊,他居然給這些徭役畫餅,不怕這些徭役鬨事麼?”
臨近知縣:“咦,還可以這樣嗎?學會了!”
“以後就這樣哄騙這些賤民,哈哈哈。”
不過這臨晉知縣絕對沒有聽過狼來了的故事,反正白水縣學堂裡的語文課本上有這個故事。
就連七八歲的孩童都知道說謊次數多了就沒有人相信了。
臨晉知縣搖了搖頭:“走吧,這個靳良玉扶持的人會被憤怒的徭役們撕碎的。”
隻有那個打聽過消息仆人在後麵磨磨蹭蹭的,想著如何加入這些百姓。
可惜的是賣身契還在知縣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