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劉浪馬失前蹄,周倉裴元紹大吃一驚。
他倆害怕趙雲會對劉浪落井下石,急忙催馬上前,要救回劉浪。
可趙雲是何等人物,怎會做這種趁人之危之事?
彆說剛才劉浪與他大戰數十個回合,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本事,已經得到了趙雲的認可。
就算是對陣一個普通人,趙雲也不會做此下作之事。
所以看到劉浪被戰馬壓住,他並沒有趁機落井下石。
為了避免被誤會,他還策馬後退了幾步。
周倉二人奔到劉浪身旁,將劉浪扶起來。
“先生,可傷到了哪裡?”
劉浪看著著急忙慌的兩人,奮不顧身的來搶救自己。
身上本來包紮好的傷口,此時又再次崩裂,不顧鮮血流淌,卻隻顧著自己,內心也是非常感動的。
“元福,元紹,不要驚慌,我沒事。”
元福是周倉的字。
以前劉浪稱呼周倉二人的時候,都是連名帶姓的稱呼他倆。
這在古代其實是非常失禮的一件事。
倒不是劉浪不知道這一點。
其實主要是劉浪的內心中,還是沒把周倉二人當成自己的心腹。
好在周倉二人也從來沒有在稱呼上糾結過。
經過剛才的事情後,劉浪才算是徹底的接納周倉二人為自己的心腹。
說起名字,前幾天裴元紹就纏著劉浪給他也取個字。
說什麼他倆都是劉浪的左膀右臂,結果周倉都有字,他卻沒有,感覺有點虧。
劉浪卻不過,隻好答應給裴元紹起一個字。
不過思考了半天後,非但沒有給裴元紹起一個字,反而給裴元紹改了名。
當時劉浪想了半天,都沒想到適合裴元紹的字,索性心一橫,忽悠裴元紹新起一個名字。
“裴元紹,現在世人多以單字名為貴,雙字名為賤,而你卻雙名元紹,不妥不妥。”
裴元紹一聽,當時就顧不得再纏著劉浪給他起字,反而要劉浪給他重新起個名。
劉浪一聽,心想正合我意。
裝作沉思狀,略微一沉吟,說道
“不如這樣,我給你起名叫冕,冕乃諸侯之冠也,寓意著你將來能夠封侯拜將。
而元紹二字,就作為你的字。元乃第一之意,紹乃承繼之意。
元紹二字正好匹配你的新名裴冕,你看如何?”
裴元紹一聽,獨自在那裡嘀咕了一會
“裴冕裴元紹,裴冕裴元紹。哈哈,好好好,我也有字了,多謝先生,這個名字很好,太好了。”
諸位不要小看這個字,漢朝的時候,隻有士族階層才有名有字,合稱名字。
而普通的平民,則隻有名,卻沒有字。
甚至許多平民都隻有一個稱呼,連正規的名都沒有。
像什麼二狗子,三娃子,四喜兒等等。
哪怕是大漢的開國皇帝劉邦,一開始也不叫劉邦。
包括他的家人在內,都是叫他劉季。劉是姓,季是指排名老末。劉季就是劉家老小的意思。
連皇帝都是如此,更何況彆的平民了。
裴元紹一開始就是個家裡有點錢的富農,他老爹也不知道從哪裡聽到元紹二字,所以就給他起了這個名。
可字卻不同,非士族不能有字。所以裴元紹一直沒字。